数年前的那场宴会,突厥颉利可汗为自己献舞,岭南冯家世子冯智戴为自己吟唱,万国来贺。≤?. ?短短四年时间,世民就击垮吐蕃,平定岭南,威服四方,这就足以说明当初自己错了,世民比自己想象的,比建成、元吉更优秀,更适合继任大统,坐上那个天下唯一的位置。世民的继位,让大唐所有百姓都能受益,更让整个大唐江山社稷都得以稳固。
对于大唐如今的储位之争,李渊虽然很少走出这大安宫,但是他的内心里却跟一块明镜似的,所有的一切,是一清二楚的。他有着和大唐皇帝李世民完全一致的判断:太子承乾、魏王李泰都不是合适的大唐江山社稷的继承者。
太子承乾能力太弱,魏王李泰则更为不堪,有才而无德,满口仁义道德、忠义仁孝,却做事下作,手段阴狠,爱耍小聪明,还洋洋自得。做事只求结果,不论手段,自己不以为耻,反而四处炫耀。殊不知,忠义仁孝,哪一个不是帝王手中的利器,任何一个字,拿出来,只要用的好,那都是能够驾驭百官,治理天下的?可是这魏王李泰偏偏只把这些治理天下的利器停留在嘴上,说说就算了,丝毫不当一回儿事。
大唐需要的是一位文武兼备、品行兼优的继任者,而不是能力欠缺的太子承乾,也不是品行不良的魏王李泰啊。
李渊也把目光放在了李世民的其他儿子身上。李世民的其他儿子,在李渊的脑海中,一一闪过,与大唐皇帝李世民选择的庶子蜀王李恪不同,李渊选中的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嫡三子——晋王李治。
在李渊这位老人的心里,嫡庶观念那是根深蒂固的。既然李世民尚有嫡三子——晋王李治,可以继承储位,继任大统,那有何必舍近求远,选择一个庶子——蜀王李恪。作为大唐江山社稷的继任者呢?
李渊对于晋王李治,还是异常喜爱的。他虽然被他的儿子李世民囚禁在这大安宫之内,但是他的儿媳长孙皇后却天天带着太子承乾、魏王李泰、晋王李治、晋阳公主李明达去给他请安问好,对自己极其的尊敬。后来,长孙皇后担心李渊一个人在大安宫中,一个人孤独,就又把晋王李治和晋阳公主李明达留在他的身边,陪伴着他。让他可以含饴(yi)弄孙,安享晚年。
对于李治的感情,李渊那也是十分深厚的。李治是他看着长大的唯一的一个亲孙子,那血浓于水的亲情,那日日夜夜的朝夕相处,是年迈多病的李渊灰暗的囚徒生活中唯一的一道亮色。
李治的品德,是十分出众的,他对待自己的父皇、母后都十分的孝顺,对待自己的兄长,无论是太子承乾、魏王李泰、蜀王李恪都十分恭敬。对待自己的妹妹——晋阳公主李明达也十分的仁爱,对待李渊更是想尽办法,让李渊开心。在李渊心里认为,李治是真的学到了儒家学问的精髓,真的将孔圣人所说的“仁义礼智信”融入到了自己的一言一行之中。李渊对于年仅八岁的李治,有一种真正的祖孙亲情的偏爱,而对于太子承乾、魏王李泰也十分喜爱,但是则相对有些儿淡漠。
傍晚时分,李渊突然将李治唤到了自己的书房之中。
李渊打量着李治。
李治眉清目秀,却沉默寡言。整个人显得异常的沉稳、英姿勃。他的面容沉稳,眼睛却灵动鲜活,灵气十足,一身白色圆领学子服。更显得他温文尔雅、风度翩翩。
李渊微笑着对李治问道:“雉奴(李治的小名),近日你在学习什么呢?怎么往祖父这里,来的少呢?”
李治恭敬的回答道:“回禀祖父,雉奴正在学习大儒孔颖达所传授的《史记.汉武本纪》。”
李渊眉毛一挑道:“哦,已经学习到《史记.汉武本纪》了。那雉奴你对汉朝的汉武帝怎么理解啊?觉得汉武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
李治一本正经的回答道:“汉武帝并不是一个好皇帝。他专政、残暴、穷兵黩武、好大喜功,还追求长生不老之术。为了建立自己的赫赫文治武功,不管老百姓的死活,他耗尽了汉朝数十年的积累,只为他自己的一己虚名......”
话未说完,李渊打断了李治的回答,生气的说道:“这是你自己的想法,你一直都是这样认为的?”
李治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回禀祖父,这都是师傅他们教的,我内心里也确实是这样认为的。”
李渊长叹了一口气道:“儒生误国啊,他们怎么能够那么评价一位在历史赫赫有名的君王呢?雄才大略的汉武大帝也是他们这些见识浅薄之人可以随意污蔑的吗?”
说着,李渊略显失望的对李治说道:“你回去再把《史记.汉武本纪》好好再读读,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
手机支付宝搜索
P2zPYPB74GJ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双11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
$bkb13lYsLP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
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双11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
¥UANeFApAs8a1nuds¥,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
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