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不算是有水军,不仅是辽军不重视,汉军也不重视,最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楼船也好,海船也好,除非如南汉那样,造船资源多得不知道该怎么花,不然是不具备远航能力。就算是渔船和商船上面,也总还有一两百人,这一两百人吃喝拉撒,都是需要物资来供给。
航海技术的落后,让海运的成本高昂,安全上还不如陆路运输。而用来作战的战船动辄上千人,甚至上万人。奚常从东布洲到辽东,花的时间是第一舰队的一倍,中间还补给了数次。才勉强到达辽东。当然,他的舰船只有第一舰队的三分之二,还都是小船,可是带上的人口却和第一舰队一样多,而且都是壮劳力,小孩子和女人很少。
同样的道理,渤海辽和汉的水军只能作为近岸支援力量。两边都没有发展水军的意愿。辽国是认为不需要,而北汉现在处于守势,攻守态势没有改变的之前,水军没有急迫。
所以闵平江踩着十六艘战舰扫过锦州和莱州时候,在义军重重围困之下的苦苦支撑辽军彻底崩溃了。他们等不到辽**队的救援了。
而大批的义军登船,被闵平江送到了辰州。当辽军大队人马到达海边时,义军已经无影无踪了。
而渤海王的仙舟,被契丹人称为鬼船,因为它无声无息地在海上来去,要么在无声无息间夺人性命,要么用雷法轰得营寨四分五裂。而被送到辰州的士兵却把仙舟的传说传得到处都是。从保州、高丽那边传来的消息也令人震惊。
不过渤海王的四大约定,已经被石重贵与廉洪如认可。当然最主要是廉洪如认可,石重贵手下的还有很多旧臣。他们怎么不知道人才的重要?好在渤海王招人的要求太高了。如果不是年轻人降低标准,连很多名声在外的名士,基本也没戏。所以大部分人都聚集到了石重贵的名下。
而廉洪如也有退下来的意思,因为他年纪太大了,他也从石重贵身上看不到希望,石重贵不想治理地方,他一心只想复仇。所有的后晋官员都是如此。
廉洪如知道后唐就是因为仇恨而建立,但是也是因为仇恨而灭亡。现在石重贵比李存勖更加更加明显。
“廉老将军,我很清楚。我没有治世的能力,我也很清楚我们不能没有后方。我只是不清楚渤海王为什么只收孩子,也许是他本身就是一个孩子。但是我不想带着你们这些文臣打仗。辰州,请廉老将军带着文臣镇守。好好治理地方。好好与渤海王合作。渤海王水军无敌,归州以南,应该是能够守得住,是在不行,您还可以退回归州。”
石重贵没有犹豫,没有什么权衡,是当着一干旧臣直接说的。
“我以前当皇上,太累了。而现在,我不想当皇帝。不想为了皇位而受屈辱。我是个将军,是一个带兵打仗的王。汉人,不是不能打仗,为什么一直受到屈辱,因为利益考虑的太多了。我不想这么做。各位将军,从建州打过来,一直是敌众我寡。但是现在不是了,我们有三万人,精锐。辽人,不善于守城,他们也不准备守城,他们妄想着还能用野战把我们撕毁。他们认为我们会怕死。汉人怕死太久了,现在不怕了。我们就在野外和敌人一决死战。”
石重贵穿着重甲走上点将台。
“我们为什么而战?为了汉人的尊严,为了我们身后的老百姓,为了这几十年来,我们汉人遭受的苦难和屈辱。大丈夫,死又如何,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
石重贵点燃了三万精兵复仇的火焰。这些人很多本身就是辽军中汉军系列的士兵。有很多就是后梁,后唐,后晋官兵的后代,而他们的老一辈都在屈辱中死去了。现在他们要为尊严而战。
廉洪如带着文臣和两万老弱残兵的退却,不仅没有让士气低落,反而带给了这些士兵决死的勇气。因为他们的退却代表自己有了一个可以守护的后方。
惨烈的辽阳之战打响。
叶天也带着人退了出来。他们表面上只是渤海王的代表。但实际上,修整完毕的一千二百名士兵已经偷偷到达了辽阳外围。
“我想我们需要在帮他们一把,这些人已经从懦夫变成了勇士,可是毕竟只有三万人,不足以击溃十万辽军。他们唯一的机会就是辽军中的契丹人与汉人的矛盾。但是如果乾州的援军赶到,那结果就会非常惨重。”叶天看着两只正在整队冲锋的军队。
“叶师长,我们怎么做?这一仗肯定死伤惨重。”李辰有些忧心。
“你带一百人留在石重贵身边,带上步枪,不要冲在前面。你们目标是敌人的将军,只要你能够看得到的将军,就给我干掉。不是将军你们就不要打。留在后阵巡阵。我带着其它人把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