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武动三国

62. 骑兵大会战(二)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左贤王的这个想法太正确了,当他领着近五万骑兵杀上来时,赫连博父子也刚好会合。

    父亲。

    我儿。

    父子俩终于聚在一起,此时左贤王的兵也到了。左贤王采取的是左右包抄迂回的战术,把兵分为两拨绕着两边弧线进攻。

    进攻也是以弓箭为主,骑在马上飞快驰骋,到了弓箭射程时射一箭慌忙就向远处遁去,不给对方弓箭还击的机会。每一个士兵都在自己找战机,反复做着前进、射箭、远遁的动作。

    由于赫连博父子兵合一处,相对来说比较集中,这正好给了左贤王一个难得的机会。一时间让左贤王占尽便宜。

    正在左贤王大展神威之际,在左贤王身后又冲来两支队伍一是黄忠、郭汜的三万铁骑、另一支是徐荣领的两万铁骑。

    赫连博父子正想依仗人多冲击左贤王本阵,忽然见又来两支队伍人数约有数万。父子俩忙道:众将士随我向九原突击。

    两部共约七万人不再与左贤马纠缠径直向北面而去,左贤马一部人马正在父子俩北上的路上,见大军冲来忙遁去远处让开了道路,遁走时还不忘射上一箭。

    这让赫连父子又气又怒。

    ↑,.. 赵云领着一万骁骑军与左大将引的一万兵战在了一起,骁骑军与匈奴军的装备不同。

    两军都是轻骑,都有弓箭和环首刀。但骁骑军全军都装备有长矛,这种矛比普通的枪要长,大约有近3米长,专供骑兵使用。

    匈奴军各别士兵也有矛,但都是2米多长的,数量也不多。主要以弓箭和刀为主。

    赵云的骁骑军除骑射外,还有一个作用是冲阵。无论骑兵阵还是步兵阵只要靠近,骁骑军就会正面冲过去,这和匈奴的骑兵战法不同。

    匈奴骑兵主要是以袭扰为主,战时靠近后以弓箭射敌,劈砍次之。

    左大将此时的任务是阻拦赵云,不让其靠近大军。当彼此互射后左大将发现这样根本无法阻拦赵云大军前进的脚步。

    而赵云也根本不理这些你进他退的士兵,汉军一边向靠近的匈奴兵射箭,一边右贤王大军冲去。

    左大将见此只能下达全军靠近,近身搏战的命令。

    当一万匈奴兵分为左右向骁骑军冲来时,骁骑军把弓箭收起从马上摘下长矛一场肉战开始了。

    赵云手中枪上下飞舞,凡挡在身前者都一枪击之。眼看匈奴兵从两边围上,赵云带马向右手划着弧线先迎上了右手之敌。

    左大将正在右手军中,见汉军前方一员小将白马银甲,手执长枪往来冲杀无人能挡心中战意大生。

    做为右贤王麾下第一战将,见勇武者不战不是他的风格。于是左大将舞动大刀迎向了赵云。

    两人瞬息间便遇在一起,左大将从侧面过来手中刀高举向赵云狠狠劈下。

    赵云身在千军万马之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自然看着了左大将的举动。心中已有斩将夺旗的想法。

    望着劈来的大刀,赵云并没有马上闪避而是等刀快到头顶时,招数已老不能再变招时才动了。

    赵云借着白龙马奔跑的惯性把马一带,已与左大将变成了头对头。左大将的大刀贴着赵云身边斩落,刀风都刮在了赵云脸上。

    与此同时赵云畜势已久的一枪已然刺出,这一枪是赵云最强的一枪,他囊括了赵云枪法的精华,是返朴归真的一枪。

    一枪出已刺入左大将咽喉,此时左大将的刀才落到赵云腰旁。

    左大将尸身栽落马下,匈奴士兵顿时大乱。骁骑军挥动手中长枪疯狂地杀戮了着四周的敌军,有士兵上前夺下了左大将的大旗。

    匈奴士兵见此大乱,终向右贤王大军退去。

    赵云抬眼向前方望去,见华雄仍在与敌厮杀。对于华雄赵云并不担心,以华雄之勇猛与西凉军的战力同等兵力下必会胜出。

    于是赵云又把目光投向了右贤王大军,此时右贤王父子合兵一处冲破左贤王的骚扰,准备向北撤离。

    右贤王在飞驰中打量战场,见不远处的左蠡王部已被汉军包围。一带马便向左蠡王所在处冲去,身后是七万匈奴铁骑。随后是紧紧追来的汉军和左贤王大军。

    张绣与胡车儿将左蠡王部截成三段并分别包围,此时正在对被围的敌军进行着毁灭性的打击。

    左蠡王被围在三段里的中段,几千士兵把左蠡王护在中间向外砍杀着想与其它两部士兵会合。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www.999wx.com/Book/12512997.s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