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任由这些大臣骂了一个小时。
等感觉到大臣的火力明显下降了,他才睁开眼睛,道:
“皇帝来了吗?”
皇帝早来了。
此时的刘协就坐在皇位上瑟瑟发抖。
刘协是个聪明的孩子,看董卓被骂了一个小时,他真担心董卓会发飙、血溅朝堂。
如今听董卓问自己,刘协结结巴巴的开口:
“在。我在。”
感受到刘协的怯懦,董卓很不耐烦的皱了皱眉。
作为西北草莽出身的大将军,董卓性粗猛,也喜欢粗猛胆大的人。
在他们西北,胆小的根本就活不下去。
而他对胆小者天生厌弃。
之前厌弃胆小的刘辨
现在见刘协也这么胆小,董卓厌弃之余,也生气自己眼瞎。
怎么就把这么个废物立为皇帝呢?
还不如刘辨!
回头撇了一眼吓成鹌鹑的刘协,董卓哼道:
“老夫有事情要说。”
刚才没骂够的张温立刻开口:
“大胆,未给皇帝行礼之前,不可乱言!”
“还不快给皇帝行礼。”
张温骂董卓其实没有人身攻击,只是提醒他要维护皇家尊严和正统。
算起来张温是这些大臣中比较厚道的了。
不过董卓却被激怒了,他目光冷冷的看了过来。
因为刘辨站在张温身边,所以清晰感觉到了董卓的杀气。
而张温是个大胆的,他吹胡子瞪眼的继续骂:
“怎么?你还想杀了我不成?来呀!”
董卓脸色暗了许多,他前世就把张温杀了。
而杀张温后的确吓唬住了不少大臣。
但也因此让更多人反对自己。
董卓清楚记得,就是因为杀了张温,才让武琼等人谋反的。
王允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谋划,联合吕布反叛自己。
所以,董卓怀疑:杀张温是不是错误的?
不杀张温,是否能阻止前世的悲剧重演?
虽说董卓重生了,但他并非预知未来。
他对未来的规划还是很模糊。
甚至对很多举措改变都很犹豫,也不确定。
因为董卓仅仅是重生,
不像后世人那样有对整个汉末三国时代有全面认知和宏观高度。
但他很清楚自己的脾气首先要压制。
总之,不能乱杀人了。
因此,董卓收敛了杀气,笑呵呵的看着张温道:
“你是我曾经的上司,我岂敢杀你。”
不管以后要不要杀张温,董卓这时表现的很礼貌。
甚至还有几分恭敬。
张温的脸色也缓和不少,他还想继续骂,却被刘辨拉住了。
因为刘辨预感董卓的恭敬中藏着杀机。
他是真想杀了张温!
所以,刘辨不想让张温继续作死了。
“太师,有什么话就说吧。”
刘辨抢在张温面前开口。
他清脆的声音响起之后,不少朝臣都朝他看来。
因为他们好奇废帝的声音竟然很从容。
甚至还带着几分优雅。
董卓赞许的看了刘辨一眼,道:
“老夫跟弘农王有缘,已认下他这个义子了。”
大殿有瞬间的安静。
因为所有的大臣都惊呆了。
曹操首先回神,喝问道:
“不是结拜?而是认义子?”
张温则气的颤抖,大骂:
“逆贼,亵渎皇族,人人得而诛之。”
袁绍叫的最凶:
“放肆!你岂可认皇族做义子!”
袁术大骂:
“刘辨,你岂能认贼作父!?”
袁绍等人更多的是嫉妒。
他们四世三公的家族都没有占到皇族便宜呢。
你个凉州蛮子竟然捷足先登了。
袁绍骂董卓时,眼神带火的瞪着刘辨。
颇有威胁之意。
可刘辨根本没理他,而是开口:
“我愿认董卓做义父,义父对我有救命之恩,本该如此!”
当初董卓进京时的确是从宦官手中救下了刘辨。
所以说救命恩也不为过。
但群臣不答应,张温痛心疾首道:
“殿下呀,这可是认贼作父啊,您会留下千古骂名的。”
袁绍指着刘辨怒骂道:
“汝枉为皇族!大汉皇族岂有你这等不要脸的子嗣!”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315585_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