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到荆州的刘备趁机向刘表建议,想要统帅一支军队偷袭许都,刘表不允。
同年五月,曹操亲率大军平定乌桓,一举歼灭踏顿与袁尚的数万联军,打的外族再不敢侵扰边关。
此战更是临阵斩杀乌桓单于蹋,降者数十万。
袁尚等人逃亡割据辽东的公孙康,曹操部下纷纷劝他乘胜追击,但他麾下郭嘉却持反对意见,认为如果这时候进攻辽东,只会让公孙康和袁尚两兄弟的关系更加密切。
相反,如果对辽东之地不管不问,时间一久,公孙康和袁尚的矛盾必然越积越深,互相攻伐,曹军也能因此不战而胜。
曹操闻言,采纳郭嘉的建议。
后来果如郭嘉所言,公孙康派人向曹操送来袁尚等人的脑袋,并表示愿意臣服于他。
同年十一月,郭嘉病逝,曹操大哭一场。
建安十三年,曹操废三公之位,恢复丞相制,并自立为汉朝丞相。
自此,他的权力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麾下的荀彧虽然不满,但对此也是无奈,只能寄希望于曹操忠心汉室,有生之年不会有篡位的事发生。
看到这,汉灵帝目光一闪。
那荀彧虽然辅佐曹操,但此人心向汉室,倒是可以拉拢一番。
此刻袁绍的几个儿子,脸色都有些难看,他们没想到自己日后被称为公孙康的刀下之鬼。
其实当时袁绍的实力很强,就算官渡之战败了,他仍有一战之力。
即便后来袁绍病死,他留下的家底,也足够袁尚和袁谭问鼎天下,无奈袁家嫡庶之争由来已久,袁谭和袁尚相互攻伐,最终让曹操捡了便宜。
同年八月,荆州刘表病逝,他的此子刘琮继位,曹操得知消息后,挥师南进。
刘琮见曹操来势凶猛,吓得不战而降,自此荆州也落入他的手中。
此时屯兵在外的刘备知道刘琮投降后,痛心疾首,无奈只得率军撤退,但一路遭到曹操的追杀。
曹操击溃刘备麾下的残兵后,准备一鼓作气,拿下江东之地。
但可惜孙权和刘备在鲁肃撮合下,意见达成一致。
最终孙刘联军于赤壁大败曹操,最终他败逃华容道,幸得驻守在此的关羽顾念旧情,这才得意逃脱。
看到这一幕,刘备气得大骂。
这么好的除贼机会没能把握,实在是可惜了。
赤壁战败后,曹操对自己这场大战进行复盘,重整大军,随时准备渡江。
看到这,众人这才意识到为什么曹操能位居诸侯榜第一的位置。
同样是大败,袁绍在官渡之战后一蹶不振,很快病逝。
夷陵战后的刘备,也是如此,没过多久就病死于白帝城。
作为一个合格的诸侯,要有坦然面对失败的心态。这一点,袁绍和刘备都没做到,而曹操却做到了。
赤壁大败没让他就此沉沦,反倒令曹操看清了自己的短板和缺点,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
建安十六年,曹操借口对汉中用兵,要借道西凉。
马超、韩遂等人担心曹操趁机攻占西凉,全都反了。
面对骁勇善战的马超,曹操被打的割须弃袍,最终用了反间计,离间马超和韩遂的关系后,才度过了这次难关。
建安十七年,曹操被汉献帝允许参拜不名,剑履上殿,引得群臣嫉妒。
此时的曹操已位极人臣,名动天下。
建安十八年,曹操率四十万大军南征孙权,起初攻破孙权设在江北布放的营寨,生擒他麾下的将领公孙阳。
迫不得已之下,孙权亲率七万余人奔赴前线,抵抗曹操。
双方交战数月,曹操水战失利,只能无功而返。
看到这一幕的众人,全都感慨万千,这东吴的地理位置太好了,只要据守长江,自保一点问题都没有。
难怪天道曾言,这曹操终其一生都未能染指江东。
曹操本人更是把鼻子气歪了,先是赤壁之战大败,后来又是南征失利,莫非江南之地真的是他统一天下最大的障碍?
同年五月,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
荀彧等人虽然不满,皆不敢言。
汉献帝身边的大臣对此不满,暗自寻找机会除掉曹操。
建安二十年,曹操得知刘备拿下益州后大怒。
益州如果在刘璋手中,曹操毫不在意,毕竟刘璋暗弱,对他造不成威胁。
但要是让刘备取了益州,简直就是如鱼得水一般。
益州易守难攻,地势险要,常有蜀道难难如上青天之称,刘备以此为根基,时间一久,必定成为曹操的心腹大患。
来源4:http://b.faloo.com/1236213_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