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因刘封不救援关羽,又丢了上庸之事责备他。
诸葛亮劝他道:刘封勇武,日后恐无法遏制,不如杀之。
刘备含泪杀了刘封。
看到这,众人感慨万分,汉室势微,期间冒出多少人物,整个天下可谓风起云涌!
无论是关羽还是刘封,都是能征善战之人,可惜死于乱世。
而寇家众人面面相觑,他们算是看出来了,那刘封不就是寇封吗?
好家伙,他们族中的年轻俊杰过继给刘备,替他攻城略地,就这么找个由头给杀了?
以后要是遇到刘备,先把这货给宰了!
那刘备为了避免两头作战,在曹操占据汉中时,派人和孙权议和,约定平分荆州,事后又不认账。
这等背信的行为,也让很多人所不齿。
而孙权既然和刘备议和,在关羽围攻樊城时,偷袭荆州,也非君子所为。
“这就是乱世,谁跟你讲仁义道德?”
“曹操图杀徐州百姓时,讲仁义道德吗?”
“刘备背信弃义,反攻成都时,讲仁义道德吗?”
“他和孙权约定平分荆州,事后反悔,讲仁义道德吗?”
“孙权和刘备议和,偷袭荆州,这讲仁义道德吗?”
众人摇头叹息,能上得诸侯榜的,有几个是好人?
谁坏,谁恶,谁做大!
荀彧看着这一幕,深深的陷入怀疑中,自己如何才能挽救汉室天下?
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篡汉,刘备知道这一消息后,恸哭不已,声称汉献帝已遇害,为其发丧。
随后刘备麾下群臣纷纷以各种祥瑞、图谶为由请求其自立为帝,刘备半推半就,于建安二十六年称帝。
当时,汉献帝刘协并未遇害……
称帝后,刘备任命诸葛亮为丞相,随后以为关羽报仇为名,发兵东吴。
也就在此时,张飞被部下所害,孙权派人请和,刘备不许。
面对刘备的进攻,东吴一度抵抗不住。
章武二年,刘备率军进攻东吴,被陆逊大败于夷陵,麾下诸将战死者众。
章武三年,刘备承受不住巨大的打击,于白帝城病逝,死前托孤诸葛亮。
这时,众人熟悉的一幕出现了。
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十倍于曹丕,一定能成就大事,如果我的儿子能辅佐,你就辅佐,若是辅佐不了,你可以自行取代。
诸葛听后,亮泪流满面。
远在荆州的刘表:这一幕我熟啊!
曹操感慨道:“这大耳贼,临死前还这么多疑,跟我有的一拼。”
此时年少的诸葛亮一声不吭,看着荧幕中的一幕,不知在想些什么。
画面一转,刘备临死前告诫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并要其尊诸葛亮为相父,随后病逝于永安宫。
人物评价:刘备知人善任,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善于利用人心巩固自己的实力,为乱世之枭雄。
“本期榜单公布结束,下一期公布时间为一天后。”
随着荀詀的声音落下,天空之中云层散去,众人呆立当场。
这就完事了?
天下众人看完刘备的一生,也是唏嘘不已,这刘备果然是枭雄一般的人物。
在汉末这样的乱世,能起于微末,却也不容易。
刘备本人更是泪流满面,在其他人眼里,这不过是刘备的一生。
而他看完,却如同自己已经经历了整个人生。
看到荧幕中,自己夷陵大败时的无奈,看到在荆州逃亡之际,十万百姓跟随时的场景。
纵使他城府极深,也已是泪眼婆娑。
“云长……”
“翼德……”
“孔明……”
想到这些辅佐他的名将谋臣,刘备感慨万分,尤其是关羽,竟死于孙权之手!
如果有机会,以后一定要杀了孙权,以绝后患!
孙坚目光闪烁,他看到刘备的一生后,也有些动容。
尽管刘备病逝和自己的儿子脱不了干系,但孙坚并不认为孙权做错了。
在当时的情况下,孙权如果不背刺刘备,最终只能让刘备慢慢蚕食。
毕竟在荆州的问题上,是刘备先背弃约定。
江东的百姓也在感慨,孙权做错了吗?错了,孙刘联盟因为他这一次的背刺,不复存在,以至于让曹魏坐收渔人之利。
但要说他完全错了,那也不然。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236213_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