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通是最难领悟的,要不然镇元子也只会袖里乾坤这一门神通了。杨星毕竟是主角,有着主角光环,领悟神通虽然难,并不是无迹可寻。在这一点上,杨星比那些大神不知道高了多少倍。
杨星醒来了,若有所思,若有所悟。太清圣人——老子,乃是圣人第一,他与别的圣人最不同的是,别的圣人只修了一条道,而太清圣人——老子,有两条:其一无为,其二无不为。这两条道互相抵制,互相合作。相互驱逐而又密不可分。这两条道平衡起来,好像太极图一般的相互合作。
杨星感悟着太清圣人——老子精神的精髓,杨星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白发苍苍、双目却炯炯有神,目**光的长者。那个长者看着杨星微微一笑,杨星看着他,跪了下来,叩了九个头,说:“弟子见过太清圣人。”那个长者点了点头,没有回话,而是在那里打起了拳。
杨星看着那拳,也跟着打了起来。那拳啊!有时极慢有时又极快;有时极柔有时又极刚。慢和快,柔和刚才对应着太极的yin阳。该慢时慢,该快时快,该柔时柔,该刚时刚。这才是真正的太极拳。不然杨露禅怎么可能在北京城获得杨无敌的称号。要知道软绵绵的太极拳怎么可能打倒敌人呢?
软绵绵的太极拳适合拖延敌人的力道,却不适合强攻。当敌人的力道超过软绵绵的太极拳的力量限制的时候,软绵绵的太极拳已经无法抓住敌人的手,那么自己就有可能挂了。所以有时候,就要刚了。像到了这个时候,刚力就得显现出它的威力了。敌人的手推到自己的xiong前,自己的刚力(内在的螺旋劲)就会一瞬间反震出去。这就是柔中带刚。
太极拳与其它拳种有很多不同特点,但最根本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yin阳学,是yin阳拳。这是其它拳所没有是无可比拟的。yin阳学揭示了一切事物的变化及其原因,事物产生发展变化,取决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在内而不在外部。这就是外柔则内刚。
经过杨露禅儿子改造后的太极拳没有了刚只有柔,那就适合健身,不适合打架。太极拳打架需要刚力(内在的螺旋劲)。柔力刚力才符合太极拳的yin阳论。杨露禅的太极拳是有柔有刚的。如果你们只是为了健身,那就学流行的普通太极拳。如果是为了防身的,最好找到杨露禅的传人。如果你有天赋,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自制“太极拳”,是不是就另当别论了。现在可木有那么多高手陪你打,让你实验啊!
太清圣人——老子的太极拳,明显不一样,因为是神仙的关系,他的太极拳达到极致。柔就柔到极至,丝毫没有刚的存在,好像是由水组成的似的,就连骨头也是水;刚就刚到极致,丝毫没有柔的存在,好像是由钢组成的似的,就连血液也是钢。
然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拳法合二为一,挥手之间就有一个太极图出现,一个动作就有一个太极图,一套动作就有一个太极图。杨星明白了,真正的太极拳的含义。太极拳就是刚与柔的有机统一,yin与阳的无机武技。
杨星打得跟太清圣人一模一样,可是太清圣人却皱着眉头。杨星的拳法很死板,生搬硬套。太清圣人直接和杨星对打起来,gao的杨星节节败退。杨星不爽了,巫族战天战地的精神发动。杨星被虐得像猪头,废话人家的太极拳,不把你打得很掺,那就怪了。太清圣人哈哈大笑消失了,只留下满脸猪头的杨星。当然这是脑海里的情况,现实里只不过杨星倒下了而已。
杨星想了想太清圣人的拳法,灵活、轻敏、随机应变这三点是很突出的优点。杨星直接明白了这三个优点,打算冲着这三个地方,加以改进。结合杨氏108式太极拳:1、预备势,2、起势,3、揽雀尾左朋,4、揽雀尾右朋,5、单鞭,6、提手上势,7、白鹤亮翅,8、左搂膝拗步,9、手挥琵琶势,10、左搂膝拗步,11、右搂膝拗步,12、左搂膝拗步,13、手挥琵琶,14、左搂膝拗步,15、进步搬拦捶,16、如封似闭,17、十字手,18、抱虎归山,19、肘底看捶,20、左倒撵猴,21、右倒撵猴,22、左倒撵猴,23、斜飞势,24、提手上势,25、白鹤亮翅,26、左搂膝拗步,27、海底针,28、扇通臂,29、翻身撇身捶,30、进步搬拦捶,31、上步揽雀尾,32、单鞭,33、左右云手一,34、左右云手二,35、左右云手三,36、单鞭,37、高探马,38、右分脚,39、左分脚,40、转身左蹬脚,41、左搂膝拗步,42、右搂膝拗步,43、进步栽捶,44、翻身撇身捶,45、进步搬拦捶,46、提膝右蹬脚,47、左打虎,48、右打虎,49、回身右蹬脚,50、shuang峰贯耳,51、左蹬脚,52、转身右蹬脚,53、落步搬拦捶,54、如封似闭,55、承前启后十字手,56、抱虎归山,57、斜单鞭,58、右野马分鬃,59、左野马分鬃,60、右野马分鬃,61、揽雀尾左朋,62、揽雀尾右朋(捋挤按),63、单鞭,64、玉女穿梭一,65、玉女穿梭二,66、玉女穿梭三,67、玉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