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在万千学子的期盼当中终于亮相了,所产生的影响与往年也没有什么不同,仍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成绩比较理想的,全家人自然是欢天喜地、满面荣光。更有那些喜欢炫耀的父母,不管在什么时候和人聊天话题都离不开自己的孩子:“我们家那小子(姑娘),不知道怎么的,我也没见他(她)怎么用功,怎么就考上那个什么名牌大学了呢?。。。”。直到听到聊天的人说一句“你们家的小子(姑娘)就是聪明,简直是天上‘文曲星’下凡,前途不可限量啊”,这才心满意足地扬着骄傲的脑袋离开,再跑到别的地方炫耀一番。
成绩不太理想的,除了怨天尤人之外,还要每天面对父母家人的“满面寒霜”和批评指责。他们整个暑假都仿佛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每天都在祈祷着早点开学,自己回到学校复读一年争取考上一个理想的学校,光宗耀祖!还有的孩子实在受不了家人的指责和邻里、亲朋的嘲笑,干脆撂挑子不干了,卷起铺盖跟着老乡跑到大城市打工,来了个“眼不见为净”。
在华夏这种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下,这样的事情每年都在发生,循环往复以致无穷。其实,这也不能怪家长“苛刻”,毕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华夏数千年来的“传统”。正所谓“人生四大喜”,“金榜题名时”永远是父母对儿女的期盼。几千年以来,像“范进中举”那样的经典故事比比皆是,真正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又有几个人哪?
华夏国江赣省的新闻媒体这几天有点忙,也有些乱。因为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江赣省的理科高考状元,竟然出在一个经济十分落后、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十八环”之外的一个小山沟里,而且高考成绩还高的吓人,距离满分仅仅差了七分。
很多媒体记者在接到采访任务时,甚至都不知道白玉县在什么地方,只好一边念叨着“怪事儿年年有,今年特别多”,一边上网查找“白玉县”的具体位置和情况,划拉了半天,才对江赣省白玉县有了那么一点儿了解。得知白玉县地处“三清山风景名胜游览区”的时候,有些记者还暗暗欢喜不已——又有了一个公费旅游的机会到来了。
于是大批的新闻记者蜂拥而至,再加上每到高考的时候都十分关心教育事业的各级领导,让白玉县这个平时无人问津、极其冷清的小县城突然之间变得热闹起来。这么宏大的场面,让没有见过多少世面的小市民们,看到一排排亮瞎了钛合金狗眼的高级轿车接二连三开进白玉县最豪华的“高级宾馆”——县委招待所的时候,都有点、惶惶不安、不知所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一些没见过世面又比较胆小的居民,竟然被吓得成天躲在家里,变成了“宅男宅女”不敢出门了。
的确,经济落后、名声不显的白玉县平时很难得到广大媒体和高级领导的关注。这不是说人家“下眼皮子肿”,只看上边儿不看下边,人家也想看,但是你得有东西值得人家看才行呀。现在这个社会又不是比谁“穷”,是比谁“富”的时代,白玉县要是住着一个比尔盖茨或者是迪拜小王子,你看看来的人多不多,恐怕再有十个“县委招待所”都不一定够用。
这一次白玉县一高真得给县领导们争光啦,上了一本分数线的考生比过去十年加起来都多。不仅出了一个“江赣省的理科高考状元”,够得上“985”“211”这些重点院校分数线的考生竟然多达十几个人,这简直是“创造了人间奇迹”,怎么会不造成轰动呢?
对于那些“无冕之王”的厉害,鞠灵早就已经“领教过了”,甚至在他“幼小的心灵”之中已经留下了“yin影”——在夺得全国奥数竞赛大奖的时候,鞠灵就已经见识过新闻记者的“无孔不入”和“死缠烂打”的绝顶功力,那些人可是比神界的妖魔鬼怪难缠多了。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鞠灵那么聪明的人怎么能重蹈覆辙呢?
为了不让自己刚刚愈合的心灵再次受到伤害,鞠灵祭出了自己的“法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咱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于是乎,就在高考成绩出来的前一天,鞠灵给李校长和蒋老师打了个招呼,然后将填报自愿的事情全权委托给了蒋老师,自己带着付桂文、文慧婷以及功力大进的高大个子、小胖子这一对“哼哈二将”,坐上南下的火车,悄悄地“脚底抹油”——溜了。
虽然没有抓住鞠灵这个“主角”让各路媒体记者有些遗憾,但是媒体记者是什么人呀,那可是“有条件能上、没有条件更能上”的人类精英,怎么可能被这样一个小小的困难所吓倒!于是各级领导、校长老师以及同学都成为了明星、变成了媒体记者追逐的对象。就连巨灵镇镇长和巨灵镇中学的校长和老师也破天荒地上了一回电视,全家人都骄傲的像个小公鸡似的,走起路来都不知道该先迈哪只脚啦。
鞠老爷子更是不能幸免,作为鞠灵唯一的亲人,又是华夏硕果仅存的几个“正医”之一的当世名医,媒体记者怎么会忘了他呢?很多人都以为鞠老爷子名气这么大一定会让这些扰人清静的媒体记者吃上个“闭门羹”,给他们来个下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