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回来了,就顺道来看看。”
女人背着一个背篓,里边是猪草。
虽说家家户户一般只养一头猪,感觉很轻松,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
因为大人一大早就要出工,男人干的是重活,女人除了干活还要做家务,缝缝补补。
所以家里的猪草都是交给小辈,而往往孩童要读书,也贪玩,最后猪草的任务就落在了未嫁的女儿头上。
这女人今天下午先是完成了生产队的任务,才抓紧时间扯了一背篓猪草,天色渐晚才能回家去。
“郭春燕你看我干嘛?”
李向阳没给好脸色,盖因他刚穿越过来那会急着找媳妇,整个公社都打听过了,就那么一两个年轻的,长得还可以的,可一听他的家庭情况,别人压根就不谈。
其中一个就是眼前的郭春燕,今年十八岁,住在离他家不算太远的一个山谷里,郭家湾,那边大多都姓郭,算是公社的大家族。
他当初找机会见了一面,又找媒婆上门去探了口风,就没了下文。
“就看看,你买自行车了。”
郭春燕看到了靠墙放着的崭新自行车。
“刚买的,这不为了下乡方便吗。”
李向阳神色缓和下来,他之前那条件,别人看不上是正常的,这年代除了知识分子,基本很难出现自由恋爱。
家庭条件还要高过长相,女人能嫁给谁,除了父母,甚至还要问兄长的意见才行。
郭春燕把背篓放在“街阳”上边,也就是屋檐下的走廊,不仅京城这边,大多地方都流行走廊要高过院坝,主要是为了防水,以及建房子的时候打基地。
所有的墙壁下边都铺了条石,避免房屋下沉。
“李大胆,跟我说说城里是什么样的。”
郭春燕就没去过京城,以前倒是去过镇上,现在撤掉了,叫区公所。
“也就那样吧,就是房子很多,人也多,我住在东直门里边锣鼓巷那一片,距离不远有个什刹海,还有王府井大街……”
李向阳兴趣缺缺,简单说了下就完事。他可是穿越过来的,见识过灯红酒绿,人间繁华。
郭春燕却听得很认真,又问:“李大胆,你真找了个寡妇当上门女婿啊。”
“不然呢?当初你又不肯跟我谈对象。行了,你快回家去吧。”
李向阳赶时间切割木料,明天要把机器还回去,他这边得连夜赶工。
“哎!”
郭春燕又背上猪草,默默的走了,但到了院子边上,又忍不住回头说:“李大胆,我嫂子是你同学,她不答应。”
“你嫂子谁啊!”
李向阳有点懵,同学这个记忆太遥远了,他只读了初小,小学四年级就光荣毕业了。
“我嫂子是王翠华。”
郭春燕说完就走了,她也不知道怎么就转到这儿来了,或许就想看看。
李向阳努力回忆了片刻,愣是没想起来是谁。
算了,干活要紧,这批木材如果能做成家具套现,就是大几千块,虽然不太可能批量制造,但能用来应急啊。
白捡的木材,还是得珍惜,等二婚的时候也能用来打一套家具。
一直忙活到半夜,小睡了一会,又接着干,他这个住处距离别家都有一段距离,也不怕吵到别人。
约莫半上午,终于忙完了,所有的木材都经过了切割,依旧还属于原材料,但之后用来做家具就不用在动机器了。
赶紧把机器还给了公社,又想法子凑了一套木匠用的工具,也就是推子、斧头、墨线盒什么的。
以前他家里也有,后来好像是被谁给借了还是怎么的,不见了。
忙完这些,让人联系好的雏鸡也送来的,还有一百多个雏鸡蛋。
“李大胆,这可是说好的啊,一个月后要是不还这些鸡,钱可就不退了。”
来人是公社有名的媒婆,叫张辽英,但之前也没做成李向阳的生意。
用媒婆去找鸡,正好合适,也能做成一个长期线人。
“张婶儿,你就放心吧,钱不都给了吗。”
李向阳开了双倍的价钱,一个月后还鸡,退一倍的钱就行,如果不还,就当双倍价钱把鸡给买了。
他这会检查了这一批雏鸡,都比较瘦小,鸡脸是红彤彤的。
在看鸡蛋,都不错,比正常鸡蛋小一半,蛋壳比正常鸡蛋更坚硬,新鲜度应该还行,冬天的鸡蛋更耐储存,能放两个月左右。如果是夏天,一个月就要变质了。
“我的好处费呢。”
张婶儿伸出手来,她不能白忙活。
“给您。”
李向阳拿了两块钱递过去,想了想又拿了一块。
村里的媒婆收费比较迷,大抵是两块钱起步,一直到十三块,另外还要一块肉,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271256_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