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等朱元璋认真思量
下一刻,画面再转,
北平城内火光冲天,战鼓声响彻天地,相互厮杀之声绵绵不绝。
出现在朱元璋眼前的朱棣已然不是之前看到的那副疯汉模样。
只见他身着明光铠,头戴金猊冠,手中的宝剑之上血迹斑斑。
在身后数名身形矫健死士的保护下站在点将台上
不多时,整个北平城厮杀声渐弱,无数精壮的军士如洪水般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
一面“清君侧,靖国难”六字旗帜迎风升起。
“逆子岂敢”
朱元璋瞬间暴怒起来,他明白自己这个四儿子要反,
身为皇帝的朱元璋最怕的就是朱氏祸起萧墙,
为此,他曾做了无数准备,
但没想到如今的梦里,他竟然看见备受自己信赖的四子朱棣,
竟然高举反旗,哪怕不是对自己,也让朱元璋万万不能接受。
“大胆,咱将天下已经交给允炆了,此逆子怎敢夺自己侄子的天下”?
未待朱元璋继续咆哮,眼前画面又转到了熟悉的后宫之内。
此刻,朱允炆满脸的怒容:
“四叔反了?他不是疯了吗怎么就...”
“短短几日,朱棣就连下数城”
“他还敢以靖难之名污蔑朕,现在该如何是好”
方孝孺一脸淡定的说道:
“陛下莫慌,区区反贼无论如何也翻不了天”
“待王师出兵定能平乱擒贼”
“京师内的禁军有尚有十万之众”
“不费吹灰之力便能消灭叛军”
朱允炆又道:
“传令各军,切记毋使朕有杀叔父之名”
....
听见孙子的话语,朱元璋又是欣慰孙子依旧仁善,却也有些埋怨他作为帝王稍逊狠辣。
终究,是熟悉的战场。
看着久违的沙场战争,朱元璋万万没想到的是,
自己不仅在有生之年看见明军之间互相征伐,更可耻的是身为官军,竟被人以少胜多打的节节败退。
大败!
大败!
大败!
接连的击败朝廷派出平叛的官军,北平及周边地区已全部投靠朱棣,靖难军的实力越来越强。
想着自己也怪自己为了天下稳定,当年跟着自己打天下的猛将能臣给砍了个遍。
如今煌煌大明竟然让70岁的老将披甲出战。
但他并未过多担心,毕竟与朱棣相比,朱允炆依旧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画面再次回到朱允炆身前,
朱元璋望着自小便带在身边的熟悉面容,突然感到十分的陌生。
对于久经沙场的老将而言,小打小闹的失败并未让朱元璋心里有太大的波动,
但此刻看见朱允炆的神态,却是焦虑万分,宛如彻底的慌了神。
看着自幼陪伴在自己身板的孙儿如此不堪的神情,
朱元璋心里不经泛起苦笑:
“允炆还是太年轻了些,一国之君当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岂能如现在这般”
只听朱允炆对方孝孺说道:
“太傅,不是说王师出征必当凯旋吗,怎么一败再败?”
而对战事一窍不通的方孝孺,无法解释原因,
决口不提自己派去的监军胡乱指挥,
只能所有的过错皆推脱到主将耿炳文身上,
只道是老将以无能力再战,要求朱允炆临阵换将李景隆。
听闻此番说法,朱元璋勃然大怒:
“该死的文臣,两军大战岂能轻易临战换将”
“再者李景隆的资质打打普通人还行,遇上朱棣岂不是狼入虎口”
正应了朱元璋的预感,接下来不断出现在朱元璋眼前的画面让他肝胆欲裂。
用兵死板的李景隆被朱棣屡屡戏耍,
不仅没能力挽狂澜,反而导致局势不断糜烂。
济南败,
夹河败,
徐州败,
唯二胜利的东昌之战与灵璧之战,皆因文人临战换将,
导致胜利无法扩大,最终被燕军翻盘。
看着朱棣不仅用兵入神,御下从容淡定,
就连致命危机下都临危不乱多次化险为夷,
朱元璋对于四子从开始的愤慨,逐渐露出赞赏。
“老四一直很优秀,只可惜他非嫡子,不然......”
而多次在御书房看见越来越急躁焦虑,
却又盲目听信方孝孺之言的朱允炆,
让朱元璋满脸失望之色溢于言表,
来源4:http://b.faloo.com/1217855_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