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华盖殿,朱允熥也没歇着。
无论哪一个朝代,无论是君王还是权臣。
改革,注定与很多人为敌!
现在百官靠不住,只能倚重张居正和锦衣卫。
舅公蓝玉和舅舅常升今日在朝堂上明确表态支持他,不过暂时还用不上他们的力量。
当即,朱允熥给张居正写了一道圣旨。
授命他全权负责“一条鞭法”在凤阳府的试行之事。
至于如何清丈土地,重新绘制鱼鳞图册;又如何计亩征银,朱允熥只提供了一个大概思路。
具体的还要张居正去推衍、实践和完善。
历史上,张居正也是根据桂萼的想法,完善“一条鞭”并推广到全国的。
朱允熥相信,以张居正的治政之才,一条鞭法的试行和细节完善,不会出现问题。
不过,他还是将老朱和刘三吾都提到的“百姓无钱”,以及“以粮兑银,贱商压价”的问题点了出来。
写在书信之中。
同时附上建议:在凤阳府各州县设立平准仓,平抑粮价。
就是地方官府通过储粮、放粮,将粮食的价格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
保证老百姓能够以正常市价卖粮,兑换银钱交税,不受商人盘剥。
还有税银融化重铸以便于押解的火耗现象,是一个贪腐口子,朱允熥也在信中提点张居正注意。
一道圣旨,一封书信。
最后,朱允熥又让汪直将“责令凤阳勋贵无偿退还民田”的那道圣旨,也抄录一份,和新旨、书信一同送到凤阳府去。
接下来,他就坐镇中枢,随时支援张居正在凤阳府的改革。
书信、圣旨刚安排人送走,一名西厂太监走了进来。
禀报道:“殿下,秦王、晋王、燕王等藩王在殿外求见陛下。”
“哦,藩王们来了?”
朱允熥目光闪动。
方才朱棣在殿上说过这事,要在离京前,集体向父皇请辞。
朱允熥当然不能让他们见朱元璋。
但让汪直假扮朱元璋,去与众藩王近距离见面交流,又太危险。
搞不好哪里露出马脚。
索性。
朱允熥直接摊开一张宣纸,再写一道圣旨。
“秦王、晋王、燕王诸皇子:
你们不遵圣旨,至今还留在京师,到底想干什么?
本想惩戒尔等,看在允熥份上,绕过你们这一次。
速速回藩,不要搞临别辞父那一套,咱不稀罕!你们能在藩地奉公守法,协助地方防务,咱就满意了。”
将圣旨写好,盖了大印。
朱允熥随即让太监将众藩王迎进华盖殿。
“诸位王叔,恐怕要让你们失望了。”
朱允熥见诸王进殿,当即歉声道:“本王在皇爷爷面前,为诸位王叔说尽好话,总算他老人家不责罚你们。”
“但也不想见王叔们。”
朱允熥将圣旨递到秦王朱樉手中:“这是皇爷爷亲笔写的圣旨,王叔们可以传看。”
秦王朱樉打开圣旨,草草看完,随手丢给晋王朱棡。
“既然父皇不见,那咱现在就回藩地!”
朱樉声音中压抑怒气,转身就走出大殿。
“二哥!”
晋王朱棡叫了一声,没留住朱樉。
他连忙展开圣旨,看看上面写了什么。
看完之后,神色阴沉,将圣旨交给朱棣:“老三,你看吧,我也走了。”
朱棣和周王朱橚、湘王朱柏等人看完圣旨,众王或是悲愤叹息,或是惊惧不解。
父皇怎会如此对待他们,竟然一面都不愿见?
朱棣皱眉思索,看向朱允熥道:“吴王,父皇不愿见我们,不知他身体还康健否,风寒是否已经痊愈?”
朱允熥淡笑道:“劳四王叔关心。皇爷爷身体硬朗,只是风寒尚未痊愈,还有些微不适,在后殿静养。”
实际上朱元璋被软禁在华盖殿右侧殿。
但朱允熥故意说成后殿。
虽然三大殿都被锦衣卫和西厂的人把控,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但朱允熥依然慎重为上。
万一朱棣有什么手段,比如请一个江湖高手潜入大内,打探虚实……那至少去的是一个错误地点。
后殿那里可是设了埋伏的,敢去,必被锦衣卫和西厂高手察觉!
朱棣听了朱允熥的回答,微微点头,拱手道:“那就有劳吴王照顾父皇,我等皆告退了。此次离京之后,不知何日再相见了。”
大明藩王,不奉诏不得擅自入京。
如果不是皇帝驾崩,或发诏传唤,朱樉、朱棣这些藩王,终其一生都要待在藩地。
<来源4:http://b.faloo.com/1180095_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