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打发走了朱允炆,又派人将自己的衣物从东宫偏院搬到华盖殿。
以后,他就常住华盖殿。
一边守着老朱,一边处理朝政大事。
什么时候把老朱整服气了,主动禅位给他,什么时候才算结束。
搞定了早朝,敲打了藩王,送走张居正,忽悠朱允炆,还搬了家。
一个上午,朱允熥办了五件大事。
眼瞅着中午了,朱允熥琢磨着,该和皇爷爷一起用午膳了。
培养爷孙感情走起!
午膳在偏殿。
四菜一汤。
有荤有素。
自从蹭上老朱的饭,朱允熥发现自己伙食水平直线提升。
由此可见,前身过的是多么凄惨!
“该死的吕氏,早晚弄死你!”
朱允熥咒骂一句,夹起一块椒末羊肉,嚼的津津有味。
朱元璋坐在对面,扒着饭,抬眼看了他一眼,漫不经心问道:“允炆没来看咱吗?”
今天早朝,朱允熥这小子冒他名义,一道圣旨把允炆的太孙之位撤了。
按道理,下朝后,允炆肯定会来看他。
朱允熥笑道:“怎么没来?”
“朱允炆端了碗姜汤,来看望您老人家哩!”
朱元璋闻言,不由感动:“允炆这娃孝顺呐,这次委屈他了……”
感慨还没发完,朱允熥便加了一句:“不过皇爷爷感染风寒是假的,所以姜汤用不上,我直接泼了。”
什么?
朱元璋气的瞪大眼睛,骂道:“你这个逆孙!”
竟然把允炆乖孙的对咱的孝心给泼了?
气煞我也!
朱允熥笑着安抚:“皇爷爷莫生气,孙儿这是在教导朱允炆呢!”
“哼!”朱元璋冷哼一声,骂道,“他是你二哥,你也配教导他?”
“懂不懂长幼尊卑?”
“呵呵。”
朱允熥闻言冷笑:“孙儿若懂长幼尊卑,皇爷爷又怎会困在这华盖殿?”
尼玛!
朱元璋一口气差点没顺上来。
这个逆孙!
以下犯上,谋逆造反,还搁着炫耀呢!
手中碗筷一摔,饭都吃不香了。
朱允熥见状,笑了。
他这是故意挫朱元璋的锐气,免得老朱说话太嚣张。
“皇爷爷,你也别气,孙儿说的都是事实。”
“您老人家现在就是孙儿的阶下囚;而朱允炆,孙儿也确实有教导他的资格。”
朱元璋呵呵两声,冷笑道:“你给咱说说,你有啥资格?”
就等你这一句!
朱允熥正色道:“皇爷爷为朱允炆请了三位儒师,教他仁孝之道。朱允炆学的也算用功,熟读儒家经典,圣人之言张口即来。”
朱元璋点头,满怀欣慰:“允炆可不比你,他勤奋上进,不仅学到了儒家精髓;还身体力行,满朝文武都赞他仁厚孝顺。”
“狗屁!”
朱允熥直接爆了粗口,不客气道:“皇爷爷以为,满朝文武称赞,就是一位合格储君的标准吗?”
“会不会是皇爷爷对待百官太过严苛,所以满朝文武都希望下一任皇帝是个仁孝之君,让他们的日子好过一些?”
这一句话,直接把朱元璋问愣住了。
连朱允熥的粗话都没有在意,若有所思问道:“仁孝之君有什么不好?”
朱允熥反问道:“皇爷爷,‘仁、孝’能够解决大明税赋问题吗,能够让大明宝钞起死回生吗,能够惩治贪官污吏吗?”
“能够让老百姓都吃饱饭,让大明强大兴盛吗?”
“我大明建国不过二十余年,百废待兴,需要的是高瞻远瞩的君王,精明实干的能吏,先进高效的制度,需要的是实干、革新和创造;而不是儒家鼓吹的以“仁、孝”治天下。”
朱允熥笑了笑,继续道:“皇爷爷,孙儿试问:仁孝能当饭吃吗?北边草原那些蒙元余孽,我大明边军,是用仁爱恭孝击退他们的吗?”
这一番崭新言论,直接让朱元璋倒吸一口凉气。
再次重新认识朱允熥。
随后叹道:“你就是这么教导允炆的?”
朱允熥点头:“差不多吧。”
“朱允炆总想着在皇爷爷面前,表现的如何孝顺,实在是走上歧路!”
“孝顺不能治国!所以孙儿泼了他的姜汤,顺便给他上一课。”朱允熥看向朱元璋,笑问,“皇爷爷现在觉得,孙儿有没有资格教导朱允炆?”
朱元璋沉默,随后还是不服气地道:“允炆也并非只懂得‘仁、孝’,刘三吾、齐泰和黄子澄等人,都有济世安民之才。有他们辅佐允炆,治国守成不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180095_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