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我反了

018 凤阳勋贵太张狂,朱允熥敲打诸..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你当陛下真查啊?”

吉安侯陆仲亨冷笑道:“陛下的江山都是我们打下来的,还要靠我们去守。”

“现在为了几亩水田把我们下狱治罪,将来谁给他老朱家守江山?”

“陛下不会如此糊涂。”

平凉侯费聚是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和陆仲亨一样,都是很早跟着朱元璋,一起打天下。

经历过很多战事,立下很多功劳。

此时也笑着对一脸忧色的延安侯唐胜宗道:“延安侯,你就放宽心吧。”

“我等都是于国有功之人,不应该比百姓享受的更多吗?”

“何况咱们七人,哪一个没有陛下亲赐的免死铁券?只要不谋逆,干啥脑袋都掉不了,两个七品御史,怎么就把你延安侯吓成这样?”

“到时候打发一些金银,买通他们就是了。”

其余几人,如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等,也都嘲笑唐胜宗,太过杞人忧天。

两个七品御史,来查他们七个侯爷?

滑天下之大稽!

唐胜宗看着几位旧友完全不把御史的事放在心上,更加忧虑,提醒道:“吉安侯、平凉侯,监察御史连楹可不是一个好糊弄的人啊!”

“据我所知,这个连楹最开始出任东宫赞读,是给故太子讲读经史的人。但性格太刚直,经常在太子面前抨击当朝弊政,陛下不喜,多次告诫,他依然直言不讳!”

“陛下没有办法,只好免去他太子赞读之职,转任监察御史,委以巡查重任。”

“诸位想想,连楹连陛下的面子都不给,会被我们买通吗?”

唐胜宗这番话,倒是问的众侯爷默然。

面对这种性子刚烈的御史,确实头疼。

平凉侯费聚冷笑,低声道:“无法买通,那就除掉他!凤阳府意外死掉一个七品御史,也不是什么大事。”

“陛下不会深查的。”

众侯爷闻言,皆以为然。

侯爷和御史,孰轻孰重,陛下晓得。

延安侯唐胜宗见大家都这么认为,想了想,也只能如此。

若是无法买通连楹,就把他永远留在凤阳府。

总不可能舍弃千万家业,把吃下去的千倾良田,再吐出去吧?

对于杀人,无论是唐胜宗,还是陆仲亨、费聚等人,都没有当回事。

凤阳府内,哪天不死人的?

……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等近二十个藩王,在宫中太监的引领下,一同来到华盖殿。

别看朱棡在散朝时说的硬气,到了华盖殿,也是谨言慢行,不敢嚣张。

毕竟他们的老子,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人。

十几个藩王,都老实地站在前殿中等待。

朱允熥此时刚回到华盖殿不久,正在换下上朝的公服。

他本来想着先去偏殿,向朱元璋问个安,但现在看来,还是先打发了众王叔再说。

穿上便服,朱允熥来到华盖殿前大殿。

他看了诸藩王一眼,也不行礼,直接走上殿首石阶,坐在御榻上。

下方,朱樉、朱棡、朱棣三位藩王,眼皮子都是一跳。

但谁都没说什么。

朱允熥代天子监国,坐在华盖殿的御榻上处理朝中奏事,不算违背礼制。

别说在御榻上坐着。

就是在前面奉天殿的龙椅旁边,再添把椅子,也没人能说什么。

“诸位王叔,皇爷爷身体不适,突然不想见你们了。”

“也不用你们问候他老人家病体,小风寒,无碍。”

朱允熥随口编着谎话,淡声道:“不过呢,皇爷爷让我传达两句口谕,希望王叔们能够遵照执行。”

秦王朱樉性子急。

在奉天殿的时候,就问过朱棣,父皇叫他们来后殿做什么。

此时老朱没来,朱樉胆子大,直接催促道:“允熥侄儿,父皇让你传达什么口谕,快说吧,不要绕弯子!”

朱元璋十几个封了藩王的儿子中,秦王朱樉最为残暴,而且无谋。

朱允熥淡淡一笑:“二叔勿急,允熥这就传达。”

当即,他神色一正,清声道:“皇爷爷口谕!”

话音落下,朱樉、朱棣等一众藩王,只得跪下听旨。

这是朱元璋的规定。

无论是圣旨,还是口谕,王爷和文武大臣都必须跪着听。

“皇爷爷口谕:

刚才在奉天殿,咱册封允熥为吴王,并让他监国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里,允熥孙儿就是咱!你们虽然是他的王叔,但对待他要向对待你们的大哥一样尊敬!不许再以‘侄儿’相称,当称呼‘吴王’!”

朱允熥停下宣读,看向殿下一众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1180095_18.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