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我反了

016 第三道圣旨由吴王来宣,朝堂交..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朱允熥小屁孩一个,懂什么治国?四哥文韬武略,应该你来监国才对!”

湘王朱柏,直接在殿上和朱棣说道。

站在晋王朱棡旁边的朱允熥,不由皱眉。

朱柏的声音没有刻意压低,所以附近的人都能听到。

“十二王叔这是没把我放在眼里啊。”

“其他王叔应该也有这种想法。”

朱允熥幽幽想着,得敲打几位王叔一番。

不能让他们小觑了自己。

“十二弟,殿上慎言!”

朱棣不愧是能成大事的人,处事谨慎,当即呵斥朱柏。

“允熥,你上来接旨。”

苍老而有力的声音响起,却是“朱元璋”让朱允熥到御座前接旨。

朱允熥踏上蟠龙石阶,来到御座之前。

汪直虽然假扮朱元璋,也不敢在朱允熥面前坐着。

毕竟,朱允熥是他的主上。

所以趁势站起,取过大太监手中的圣旨,交到朱允熥手上,“语重心长”道:“允熥,从今日起,你就是吴王殿下!”

“咱把这朝堂交给你,看你能替咱管成什么样。”

“这第三道圣旨,便由你来宣读吧!”汪直说得很大声,让朝堂诸王及百官都能听见,“咱有些乏,先回去了。”

说罢,弯着腰,在内侍太监的搀扶下,从前殿离开。

朱允熥躬身相送。

而殿下诸王和百官,则再次跪下,山呼:“恭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现在,整个朝堂都由朱允熥说了算。

虽然朝中绝大多数人心里都不服他。

但在绝对的皇权之下。

谁敢反对?

不配合,那就是不给洪武帝朱元璋面子。

那就是抗旨!

什么下场,自行掂量。

朱允熥大权在手,直接站在御座旁,对殿下众人道:“诸位王叔、臣工,皇爷爷身体欠佳,朝政暂时交给本王来处理。”

“为免有的人糊涂,本王再重申一遍皇爷爷的话:从今日起,吴王监国,一应奏事交吴王裁定!”

“谁若违背,”朱允熥杀气凛然地道,“莫怪本王不留情面!”

他的资历不足以服众,必须扯朱元璋的虎皮,以杀伐手段震慑群臣!

“现在,本王宣读第三道圣旨!”

朱允熥也不废话,直接宣读圣旨:

“诏曰:

凤阳知府所上折子,咱已经看了。

今年的秋税,咱照例给你免。

但存在的问题要解决!凤阳府连年垦荒,连年缴不上税!这总是让朝廷免税,什么时候是头?

究竟是凤阳官吏治不好民生,还是地方存在贪腐?必须要查清!

“派督察院监察御史连楹、董镛,前往凤阳各地,稽查两税。

钦此!”

朱允熥将圣旨收好,放在身前的御案上。

他昨晚一共写了四份圣旨。

这是第三份。

写这道圣旨的目的,就是为了办凤阳的秋税案!

通过纪纲的锦衣卫,朱允熥已经知道,凤阳府五州十三县,连年交不齐两税,其原因是勋贵不法,兼并农民土地导致的!

但凡事要讲证据。

特别是处理这些对国家有功的勋贵武臣。

你得拿出他们兼并土地、行为不法的有力证据,然后依法惩处,才能让所有人心服口服。

“诸位臣工,对凤阳查税一事,谁有建议补充?”

朱允熥看向殿下群臣,问道。

无一人出列建言。

众臣今天上午连续经历册封大殿取消,皇孙朱允炆失去太孙之位;然后皇孙朱允熥封吴王,代天子监国这两件事关国本的大事。

心情激荡,谁还有心思去关心凤阳查税案这种小事?

朱允熥也没指望这些大臣谏言。

随意道:“就先这么着吧,退朝!”

诸王及群臣马上依大明朝礼跪下,口中呼道:“恭送吴王殿下。”

这些跪拜之礼,都是崇尚尊卑有序的朱元璋制定的。

谁也不敢违背。

哪怕是桀骜残暴的秦王朱樉,胸怀异志的燕王朱棣,也得向朱允熥这个侄儿跪拜。

朱允熥在一片恭送声下往偏殿走去,突然又停住脚步,看向文武班列前众多藩王道:“诸位王叔,散朝后来华盖殿,皇爷爷要见你们。”

说罢,他就直接穿过偏殿,回后面华盖殿去了。

留下秦王、晋王、燕王等人,一脸诧异。

其实,哪里是朱元璋要见众藩王?

是朱允熥要借机敲打这些王叔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1180095_16.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