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慢
2
3
4
明黄
淡蓝
淡绿
红粉
白色
灰色
漆黑
草绿
茶色
米色
12px
14px
16px
18px
20px
24px
30px
黑色
红色
蓝色
绿色
灰色
栗色
雾白
暗紫
玫褐
宋体
黑体
楷体
启体
雅黑
“报,援兵从关后突袭吐谷浑,薛将军让卑职特来汇报!”
李恪等人也猜测到是援兵到了,正在等待的时候,薛仁贵派出的斥候传来确切消息。
“大哥!援兵,援兵到了!”
“我们守住土门关了!”
“守住土门关了!”
……
兄弟们听到这个消息后,激动的抱住李恪欢呼。
很快,欢呼声形成一片浪潮。
“大哥,吐蕃开始退兵了,我们要不要追杀?”程处默指着对面大声询问。
李恪等兄弟们停下来,看着吐蕃撤退,李恪摇了摇头说道:“算了,吐蕃的撤退十分有序,而且……”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
兄弟们死的已经够多了。
他想让活下来的兄弟,能够有机会回家。
现在多杀几个吐蕃兵,又有什么用呢?
反正朝廷也没有与吐蕃马上开战的设想。
以他对大唐精英们的了解。
大唐周边大小国家。
已经被打残了突厥是大唐立国的首要大敌。
其次打掉吐谷浑,经营西域丝绸之路,振兴国内经济。
下一个则是高句丽。
他那位父皇一定会先打下高句丽,证明他的文治武功比杨广强。
而且打高句丽,也是任何一位中原君主都要做的事情。
即便不是李唐代隋,是王世充、窦建德之流代隋立国。
也一定会在稳定大局后,攻打高句丽的。
中原有太多的百姓,死在了三次征辽战役中。
任何一个代隋的王朝,如果不能打下高句丽,就不能证明其所开创的朝代,法统性高于隋朝。
无论是帝王个人的文治武功需求,还是处于民心,统治基石和法统的要求。
征辽都会排在吐蕃之前。
“吴王恪听令,陛下命令吴王恪帅府接驾!”
就在李恪派兵重新接管城墙之际,程咬金策马而来,传达李世民的命令。
要塞上。
“将军,援兵,竟然真的让李恪守到了援兵抵达。”
“将军,我们现在怎么办?”
……
噗嗤!
仅剩的十几个心腹围在身边询问刘仁轨之际,利剑忽然刺穿其中一人的腹部。
“将军!”
“将军你要干什么,我们都是你的人!”
……
刘仁轨仿佛着魔了一般,开始在要塞内屠杀他的心腹。
一刻钟后,刘仁轨擦了擦手上的血迹,喘气看着躺在脚下地面的心腹。
“你……好……狠……”
噗嗤!
他将剑再次插入说话之人的胸口,说话之人瞪大眼睛,染血的手指缓缓无力落下,刘仁轨才低头:“你们不死,我想要投降吐蕃的事情终究会有暴露的可能。”
……
ps:年终我实在写不多,每天保持六千字吧,有时候三千字两章,有时候两千多字三章。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来源4:http://b.faloo.com/727123_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