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中书省,臣等做过讨论,没有得出一致的意见,请求陛下圣裁。”
长孙无忌简单的说完后便闭口不言。
他知道,这件事情皇帝早知道了。
就连外面的寒门士子都知道,坐镇太极宫,君临天下的皇帝怎么可能不知道。
中书省的秘书郎中,不知有多少人是皇帝的眼线,中书省的一举一动,都会第一时间通过行走其间的秘书郎递给王德,继而呈送给皇帝。
李世民知道这件事情很棘手。
“诸位爱卿对此事有什么看法?”李世民开口询问道。
“臣是赞同的。”温彦博站出来说道:“臣以为这件事情吏部最有发言权。”
“温大人,你明知道吴王现在不在,让吏部发言,温大人可真是聪明!”岑文本冷哼一声,冷笑直言道。
温彦博拍了拍额头,说道:“陛下,臣疏忽了。”
“吏部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吴王事务太过于繁忙了。”温彦博对岑文本说道:“陛下,吏部如今又要清查天下吏治,又要做晋阳试点的制度改革,接下来还要负责底层胥吏的考核任用。”
“并且要配合中书省与陛下梳理朝政,臣以为吴王身上的担子太重了,陛下也应该体恤吴王,体恤吏部。”
“不能将所有的事情都压在一人一部身上。”
“不但对吴王不公,而且吴王也忙不过来。”
“礼部本身担负着教化之责,臣以为不如将科举之事交由礼部承担起来。”
杜如晦等人不由愣怔一下。
大家都以为前期商讨的事情,应该是科举增设君子六艺与否。
任谁都没有想到,温彦博和长孙无忌配合之下,很快就将话题转移到了动议礼部接过主持科举之事。
而且借口就是吏部尚书,吴王李恪太忙了。
此时李恪恰不在朝中,无疑佐证了温彦博的提议是有理有据的。
岑文本暗暗懊悔,他也明白了,先夺权,只要科举之事转移到了礼部,再动议增设君子六艺,无疑就更加容易了。
老狐狸!
岑文本暗骂一句。
“陛下,臣赞同。”
“臣赞同!”
……
就在岑文本等人思索之际,朝堂上站出一大片人表示赞同。
礼部尚书张成行走出来,柴立武站出来,躬身道:“陛下,吏部繁忙,礼部清闲,礼部有信心做好科举之事。”
张成行瞥了眼身边的年轻人柴立武。
十分的无奈。
他其实并不想参与到这场涉及皇子的夺权中。
可身为礼部尚书,且不说他不想得罪长孙无忌等人,就是出于本部的利益。
他也应该争一争,一个不能给下面人争取权利的主官,是不会得到下面人尊重的。
就如同戴胄一般,碌碌无为,把权利让中书省和皇权不断侵占,没有任何表示,戴胄主持时期的吏部,就是一盘散沙,毫无战斗力可言。
下面的属官,更是对戴胄那个老糊涂充满了不屑蔑视。
岑文本无奈的闭上眼睛,满朝武将之外,三分之二的文官发表了意见。
六部之中,五部支持。
宰辅中六个宰辅支持。
这已经就是态度了。
即便他们反对,也是无效的。
而这种事情,武将们是绝对不会参与。
房玄龄对杜如晦摇了摇头。
“陛下,臣有话要说!”就在此时,忽然有高亢带着一丝激愤的声音响起。
杜如晦等人连忙转头,就见袁恕己走了出来。
“一个吏部的郎中令也想要顶住压力?”
“太不自量力了,就算是左侍郎裴炎在,他也没办法顶住这股压力的。”
……
“袁恕己你干什么!”袁恕己经过右侍郎窦德元身边时,窦德元怒斥道。
袁恕己丝毫没有理会窦德元,来到前边,站在温彦博身边,大声说道:“陛下,吴王不是懈怠科举,吴王前往陇右就是因为科举!”
“吏部尚书不在,温大人你们动议调整吏部的职权,这是否是对吏部的一种不满,是吏部做了什么事情,让中书省的诸位宰辅大人们不满吗?”
“无论如何,诸位大人难道不应该等吏部尚书大人在场,征求尚书大人的意见嘛?”
“尚书大人为科举之事而两地奔波,诸位大人如此做派,就不怕寒了吏部属官的心吗?”
“就不怕寒了其他诸部属官的心吗?”
温彦博的脸色变得十分难堪。
李恪敢当着他的面质问也就罢了,现在就连吏部的一个小小郎中令都敢这么干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727123_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