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三天后穿越,我疯狂敛物资

52 给李世民画大饼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无论对于皇室的父子关系,还是对于普通人的父子情,李恪从未感受过,也不知道该是什么滋味。

只是,从他的话语中,李恪感觉到了欣慰、赞许,还有鼓励。

这种感觉,很舒服。

不一会儿,长乐不胜酒力,喝多了。

侍女将她扶回了房间。

又过了一会,尉迟恭竟然也喝多了。

李恪苦笑,这蒸馏酒的度数太高,他那么个喝法,不醉才怪。

屋里只剩下了李世民和李恪二人。

“恪儿啊,朕听闻你来了益州就纳了个小妾,是个商人之女,后来还跟他们家合伙做生意了?”

李恪回道:“回父皇,确有此事。儿臣也是为了益州才涉足商业的。”

李世民疑惑道:“为了益州?此话怎讲?”

“回父皇,儿臣来了益州,本想效仿父皇治天下一样,好好治理益州。苦于没钱,无意间又发现了蒸馏酒的做法,并且试验了一番,发现可行。儿臣便想到了这个办法。”

随后,李恪将自己酿酒,与商人合作赚钱,拿钱修路的事大致给李世民讲了一遍。

李世民听完不由得咋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是难为恪儿了。不过朕劝你一句,商人重利,不要沉迷于赚钱牟利的圈套之中。”

李恪似乎听明白了他的话,这还是看不起商人啊!

自古商人重利,在世人眼光里商人都是下三滥的行业,整天不事生产,倒买倒卖就谋取重利。

就这酒劲,李恪觉得是时候给李世民掰正这个思路了。

后世的经验告诉他,商业才是让百姓富裕的办法,让经济繁荣的利器。

李世民说完之后,并没听到李恪的谨遵父皇教诲。

而是看李恪在思索什么。

“怎么了,恪儿,你不会沉迷赚钱,忘了自己姓什么了吧?”

李恪急忙摇头道:“父皇,儿臣这么说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李世民一听,来了兴致,问道:“说说看。”

“回父皇。若是粮食不够吃,那自然不能大力行商。

但是您看,咱们益州粮食产出,除了能够当地百姓吃饱饭之外,还富余那么多粮食,您说该怎么处理?

难道让百姓们种一年,歇一年,其他时间就无所事事?”

李世民一愣,这个问题倒是没料到。

以往大多数情况是不够吃,即便某个地方风调雨顺,多也不会多出去多少。

而且,多余的粮食都被商人世家收走,等到灾害来临,再高价暴利卖给百姓,所以李世民对行商很是不耻。

但是,李恪这么一说,似乎又推翻了以往的认知。

李恪见他停了这么三言两语就动摇了,继续说道。

“父皇,咱们不是还在研制蒸汽机吗?”

李世民差点没反应过来,点了点头:“是,跟这又有什么关系。”

李恪给李世民倒上一杯茶,然后说道:“父皇,这个关系大了。

只要蒸汽机彻底量产之后,闲暇的百姓将会更多。

但是,蒸汽机只能作为国之重器,不能流落到世家手里。

否则,那些有地的世家,地主,将会大肆购买蒸汽机,从而很少雇佣佃户,也就造成以后的粮食都掌握到了世家地主手里,百姓依旧无粮。

长此以往,富者田连阡陌,贫者将无立锥之地。”

李世民大骇。

这个蒸汽机出现,已经出乎了他的意料。按照他的思路,百姓有了蒸汽机,将会更大程度解放双手,开拓更多的良田,整个大唐粮食会更多。

但是李恪这么一说,他猛然惊醒。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对,恪儿说的不错,蒸汽机只能掌握在我大唐手里。

等等,这个好像跟商业也没关系吧?”

李恪摇摇头,说道:“父皇,若是推广了蒸汽机,并且推广了玉米,红薯等等高产作物,那就有关系了。

父皇,儿臣不太会讲大道理,所以容许儿臣用数字说话。”

李世民点了点头,李恪拿出了一张纸,一管笔。

随后,李恪便画了起来。

画的虽是图纸,却又是一张大饼。

“父皇你看,假如现在我大唐有1000人,其中800人种地,产出的粮食足够1000人吃。

但是每年仍旧有穷的吃不饱饭的甚至饿死的,也有富的流油整日花天酒地的。”

李世民不明所以,只得点了点头,继续等待下文。

“但是,若是这八百人用上了蒸汽机,种了高产作物,比如红薯,玉米,土豆,产量将会带来天翻地覆的提升。

如此,八百人种地就会足够一万人吃。

届时,我大唐人口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1199780_52.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