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出头椽儿先朽烂,利欲熏心者祸不远矣!
“宣。”
“是,圣上!”
“隆治四年春,二月廿七,圣上口谕;……”
戴权站直身体,看向下方的群臣,又看向了人群中非常扎眼的督察院正七品都事,赵薛浚。
第一次上早朝,就已经被党政之人,拿出来当枪使。
可真是……
戴权并不悲伤,也不高兴。
对于他来说,这不过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罢了,他的一生,终究是为皇上服务,为大周皇权服务。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种削减脑袋往上爬,当了枪还不自知,一点自知之明都没有的人,戴权虽然不知道他的下场。
但是根据历史经验来看,基本是没有什么好结局。
尤其是这半大不大的老小子,竟然敢对皇上隆恩正重的飞将军下手,看来是活腻了。
隆治四年春,二月廿七。
下方跪拜的群臣,一一听着,这不就是昨天的事情吗?
“隆治四年春,二月廿七,圣上口谕:
传朕旨意,以后飞将军贾瑛见朕免礼!
司礼监已拟制起诏,于二月廿八,传旨于飞将军贾瑛!”
轰——
无形之中,在奉天殿,一部分人的呼吸声都随着戴权复述的口谕,重了很多。
第一波政治风潮,中道崩殂!
这时候,有人才后知后觉。
原来,早朝之时,并不是戴权一直陪着飞将军贾瑛。
而是说,从更早的时候,戴权去城外北凉大营传召,一直陪着贾瑛来上朝!
这到底是,何等的圣眷恩宠!
隆治初年到四年,闻所未闻。
在戴权宣读完毕之后,隆治皇帝饶有兴趣的看着众人的反应。
他首先看的,并不是此刻正在扮演‘跳梁小丑’角色的督察院小小正七品都事赵薛浚,而是在看不动如山的飞将军贾瑛。
手持笏板,岿然不动!
叹哉!
隆治皇帝真是对贾瑛越来越满意。
贾瑛,站在御座之下,表情没有任何变化,无论是从人弹劾他,还是说从圣上给他清名正誉。
多年的际遇磨练的心境,早已经稳如磐石,不可动摇。
一动,不如一静。
自从昨日贾政去北凉大营寻自个儿,贾瑛已经知道,今天的朝堂之上,恐怕又是一番厮杀。
虽说没有阵前杀敌的血腥暴戾,但见不着血的刀子,有时候更加厉害!
只是没有想到,第一波刀子,就这么无声无息的被当今圣上,轻轻的抹平了。
他也没有在意。
毕竟,一个小小的七品都事赵薛浚,不过是政治风潮来临之前的开胃小菜。
至于幕后正主是谁……
正如先唐的《争臣论》所言,“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
大鱼还没有跃出水面,小小虾米,倒是蹦跶的厉害。
不过,出头椽儿先朽烂,利欲熏心者祸不远矣!
贾瑛冷眼旁观,这波政治风潮,漩涡依然没有脱离,还在渐渐发酵,一切,需要契机。
不过,他早就成竹在胸,应对之策已然尽在掌握。
此刻,岿然不动者,占据先机天时地利!
除了呼吸声,朝堂之上,再也没有任何声音。
有的,有的水罄滴答滴答的回响。
整个奉天殿,紧张气氛再酝酿。
随着尘埃落定的一刹那,赵薛浚知道自己要完了。
万念俱灰之际,忽然想到了什么!
就好像是冬季到来,静待死亡的蚊蝇,忽然发现了夏天的气息!
当然,赵薛浚绝对不是要攀扯什么。
出了事情,马上想到告诉他这条消息的人,把上司出卖掉,那么自己只会死的更惨。
赵薛浚没有这么蠢!
既然是做出头鸟,他就出个明明白白,坚守自己的政治立场,保持初心不变,才会有一线生机。
赵薛浚知道,自己从中了举人开始,就踏入了氏族门槛的阶级。
上层的社会,充满了光鲜亮丽,每个人都觉得官老爷高人一等,却不知道,鲜亮的背后,是如履薄冰,每一步棋的背后,说不定都是万丈深渊。
他此刻,纵然因为政治利益的关系,懊悔也来不及了。
眼下,只有鉴定立场,才能在这场磅礴的漩涡争斗之中,赢得一线生机。
没错,赵薛浚不是笨,他之所以甘愿当出头鸟,一是为了政治资源,一是因为有上司背书,一是因为他看到了‘时机’,却没想到这个时机,竟然是一个巨大的黑洞。
“圣上,臣督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219342_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