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刘士端也回到了府上。
“老爷回来了。”
管家刘三德赶忙放下手中的活迎了上来。
刘三德的父亲,曾经是刘伯温的贴身随从,如今两位老人都去世了,刘三德也就自然跟随刘士端了。
起初被喊老爷很别扭,刘士端不止一次和三德说过这个问题。
可主仆概念已经在三德心中根深蒂固,坚决不肯改口。
没办法,刘士端也只能随他去了。
等洗了把脸,换好衣服,三德这才开口问道:“老爷,今天去宫里还顺利不?”
“还算顺利吧,我估计以后咱们清净的日子算是到头了。”
刘士端说完目露思索之色。
今天丢出的三个问题,朱标和朱元璋最多解决一个半。
而经过今天一事,朱标大概率不会再请自己进宫了。
所以,
不出三天,朱标肯定会登门。
但仅仅一个朱标是远远不够的,现在皇上是朱元璋,只有他才能改变大明的国祚。
【看来下次见面的时候,需要下一剂猛药了啊。】
刘士端心中默默说道,他并不知道朱元璋偷听的事。
否则今天就直接冲到隔壁,和朱元璋来个当面对峙。
一抬头,
竟然看到三德捧着一本书看的不亦乐乎。
这倒是让刘士端有些惊讶:“三德,你这怎么突然捧起书本了,不会打算考科举吧?”
“老爷说笑了。”
“我看的是故事书。”
刘三德腼腆一笑,将手中的书名露了出来《三国志通俗演义》。
好家伙,竟然在读三国!
这时的三国演义和后世还有一定的区别,而且还没有彻底流传开,读的人并不多。
刘士端哑然失笑:“这可不是故事书,等你能把这本书读懂了,我就想个办法把你送到军营里,当个千户是没问题的。”
“老爷说话算话?”刘三德眼前一亮,当了千户,那就是当官了啊。
刘士端笑道:“我何时骗过你?要是有看不懂的问题,你问我就好。”
刘三德精神一振,他还真有个问题。
“老爷,你说这书里的郭嘉脑子是不是有问题啊?”
“给曹操出主意就出主意,为什么还非要弄个上中下三策,这不是纯粹没事找事么?”
“而曹操也有毛病,有上策不用,不是选中策就是选下策,他也是个糊涂蛋。”
闻言,刘士端哈哈一笑。
“三德啊,我现在针对你今后的生活想了三个计策,你听完就明白了。”
“上策是:从今天起每日鸡鸣起床,苦读诗书,学个十年八年的考个举人,光宗耀祖!”
“中策是:每天勤恳劳作,休息的时间去做些别的活,努力攒钱,娶个老婆,后半辈子不说大富大贵,也算得上温馨幸福。”
“至于下策嘛。”
“每天做做饭,种种花,拿到工钱之后去喝喝花酒,生活无忧无虑。”
“当然,后半辈子基本就没指望了。”
“这上中下三策,你怎么选?”
闻言,刘三德认真想了想道:
“上策好归好,但是也太累人了,我可没有这个毅力。”
“下策嘛,又太轻松了,要真这么干的话,以后连个养老送终的人都没有。”
“还是中策好一点,适合我。”
说到这,刘三德看向刘士端恭敬道:“还是老爷厉害,你这么一讲我就明白了。”
刘士端哈哈一笑,就要回去休息一会。
“对了,老爷还有一件事。”
刘三德有些为难道:“咱们府上快要断粮了。”
伯爵年俸二百石粮,可那群淮西勋贵看他不顺眼,暗中动了不少手脚。
去年的俸禄到现在还没发下来。
“行,我知道了。”
刘士端丢下一句话,转身回到了房里。
靠人不如靠己,指望着吃皇家饭,总归是要仰仗别人的鼻息。
于是刘士端打算自己搞点小东西。
身为一个穿越者,要是能把自己饿死,那乐子就大了。
……
接下来的两天,刘士端就整日把自己关在府里。
看起来颇为清净。
而皇宫里却是忙碌的不可开交。
正如刘士端猜测的那样,三个问题,朱元璋只能解决一个半。
针对各级官员俸禄的调整已经拟定完毕,可是,科举的改动却是始终定不下来。
至于儒学的问题,朱元璋还没敢往这方面想。
此事事关重大,说是将整个天下翻过来都不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205882_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