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朱元璋突然意识到了他们父子,在公堂上这样的行为有什么不妥。
事实上,在朱元璋父子的潜意识里,他们虽然是微服出巡,却没有将自己当做真正的平民百姓来看待。
可在这公堂里,不管是公堂上的朱桓眼里,还是公堂外看热闹的百姓眼里,他们就是普通老百姓。
而朱棣在公堂上的一番做作,却丝毫没将衙门放在眼里。
就算是朱元璋自己,为救儿子,也差点想要公开自己的身份,显示与别人的与众不同。
可实际上,他们要是真的普通百姓的话,刚刚发生的事,就是普通百姓要面对的后果。
公堂上的朱桓做的一点没病都没有。
反倒是他们父子沉不住气,用言语来威胁朱桓,同时显露出他们的身份不一般。
如此一来就变成他们想要以势压人了。
但朱桓却不畏强权,秉公办理,还出言教训。
从这点上,朱桓这个县令做的绝对是公正了。
要是换做其他人,必定会先搞清楚他们的身份和来历。
然后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这就是大明官员们的尿性。
想通这些关节之后,朱元璋心中的火气,又无形中压了下去。
心中甚至还生出了对朱桓的一丝欣赏。
若是,大明的官员人人都像朱桓这样不畏强权,公平公正,那大明何愁不能长盛不衰?
于是朱元璋点头道:
“刚才的事情确实是咱儿子有错在先,大人打他板子确实没毛病,是咱护子心切,言语冲撞大人了,还请大人见谅。”
朱元璋的这番话,顿时让边上的几个儿子傻眼了。
他们的父皇,大明的皇帝,居然对一个小小的县令认错了。
是他们幻听了还是父皇吃错药了?
他们的父皇可是大明之高无上的皇帝啊,整个大明都是他一手打下来的。
怎么能像一个小小的县令认错呢?
而被打的屁股开花的朱棣那是更加不能接受了。
自己的父皇向眼前这个小小的县令认错,岂不是变相的在说他这顿板子白挨了?
“爹!”
朱棣带着情绪喊了朱元璋一声。
“你闭嘴!”
“公然咆哮公堂,挑衅县官威严,无视大明律法,打你二十大板都是轻的。”
“这二十大板就当是给你长记性了!”
朱元璋却毫不客气的就将朱棣给训斥了一顿。
朱棣心中那个委屈啊。
在他看来,明明自己什么都没做错,平白挨了顿板子不说,还莫名其妙的被父皇给训斥了一顿。
换谁谁心里受得了啊!
这一刻,朱棣算是彻底的将朱桓给恨上了。
但面对自己的父皇,朱棣根本不敢发作,只能咬牙低头,尽量不让自己失态。
可心里却难受的想要爆炸。
朱元璋见朱棣不再说话,回头看向了朱桓。
这一刻,朱元璋心中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他尽量将自己放在了一个平民百姓的位子上。
供着手对朱桓道:
“大人,咱儿子你打也打了,可这起案件,总要分个是非对错吧?”
“咱就想知道,明明是别人的马车撞的我们,凤阳县的衙役却说我们要吃官司。”
朱桓见堂下这老头态度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心中也有些纳闷。
刚才,这老头可是一脸兴师问罪的态度,怎么这脸说变就变?比翻书还快。
难道是因为自己刚才那番话的缘故?
想不通。
不过想不通归想不通,这不妨碍他继续审理案件。
于是他看向朱元璋问道:
“你们先说说你们的来历吧。”
朱元璋点头道:
“咱叫朱兴宗,凤阳县本地人,旁边几个都是咱儿子。”
“几十年前因为元蒙暴政,咱活不下去了,所以逃难离开了凤阳,后来定居京城。”
“这次来凤阳县,是来探亲的,也让几个儿子认祖归宗。”
“没想到遇到了路上这种事情。”
“原本只是一件小事,却因为咱这儿子脾气不好,打了官差,才把事情闹这么大的。”
“但凡是总是要讲一个理字,咱承认咱儿子行事固然鲁莽了一点,可这事究其根源还是在于他们撞了我们的马车在先。”
“咱就是不明白,为什么事后,反倒全是我们的不对,甚至还要沦落到吃官司的地步。”
朱桓听完轻轻点头道:
“老丈先别急,待我了解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再说。”
朱元璋微微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109021_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