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元末烽火

第一章 草原之歌(3)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这是一支约两百匹马约五十个人的蒙古马队,那五十余人骑着的全部是高大的阿拉伯马!五十匹马绑了驮包,除了已经骑了人的,其他连马鞍都没有。

子龙刚好是在右侧观察他们,马队有五十一人,一律在马鞍右边放了把蒙古骑兵刀!而且,每人带了一把硬弓,三只装满箭的箭袋!

看他们骑马的动作和挺直的腰杆,子龙就知道,这群并不是很高大的蒙古人,都是训练有素的士兵!

很多人以为蒙古人很高大,蒙古马耐冲刺,其实很不然,相反,一直伴随着游牧生涯的部族间的劫掠和杀戮,使稍微高大的男人都丧失了。在忽必烈王朝以前蒙古人种一直都不高大,后来融合了其他民族(契丹、俄罗斯、朝鲜族、女真、回回、汉族等)的基因,才使北方人种逐渐高大起来。而蒙古马也因为长年征战,优秀点的都死得差不多,则是从来都不高大,还不如川马耐劳,但有一个很优秀的就是蒙古马粗生粗养,极耐蒙古的恶劣环境。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国的陋习,见好马就要骟掉,以至曾经传入中国俗称汗血宝马的佩尔塞马,还有之后传来的外高加索马及西伯利亚马也弱化及失传。

马队也迅速发现了子龙,在约200米远的距离,便开始围了上来。

子龙也迎了上去,马队的人貌似杂乱无章地上来,其实却是以十人为组包抄而来。

“喂,在草原上游荡的火你赤,是敌人夺去了你的羊群,还是野狼让你孤单了?”一个汉子叫了起来。但子龙却见他们毫无例外的右手垂下,抓住了刀柄!而且,说话的是决不是做头儿的,中间那个身材粗壮、脸完全没有表情到好像整块钢板打出来、然后用鲨鱼的眼眶再装了对野狼眼睛的凶狠家伙,他才是做头儿的。

火你赤,蒙古语是牧羊人的意思。

“他塞拜努——我叫岱钦,昨晚遇上狼了,我可怜的的那可儿被狼吃了!”子龙大声道,“他塞拜努”为“您好”,是不相识的蒙古人之间见面时的问候语,如果是认识的,则是叫“塞拜努”,“你好”之意思。感觉的出,来人是在拿牧羊人的套话来试探自己,你奸我更诈!那可儿,是蒙古语“伴当、随从”的意思。好在刚才的狐狸血,让子龙身上血迹斑斑,加上他黯淡的神情,看起来还真有那么一回事,就是他身上穿的军装和军靴让人看来怪怪的。

“岱钦?岱钦……你曾经在怯薛吗?”那身材粗壮眉毛浓粗的汉子先说起话来,并盯住子龙手里的那把骑兵刀。

又是怯薛,蒙古大汗的皇室私人卫队!幸亏莫日根老人送的骑兵刀,这把刀看来是怯薛里常见赏赐的宝刀!

子龙连眼都没眨一下,直接注视着那汉子道:“我父亲曾经是怯薛里的把阿秃,他希望我以后能做木华黎那样的元帅,所以才给我起了岱钦的名字!”

把阿秃,是蒙古语勇士的意思。成吉思汗为了鼓舞士气,提高士兵素质,对士兵有好些荣誉称呼奖励,“把阿秃”就是一种,表明此人作战勇猛;若是“哲别”,则是表明此人箭术高超。由于许多蒙古士兵像样的名字都没有,往往直接用称号做名字,如成吉思汗手下大将哲别。

木华黎,是成吉思汗的“四杰”大将,有勇有谋,是唯一一个曾经代替成吉思汗亲征的将帅,威望极高,后代都几乎都是地方权臣。

只等那为首的汉子神色一缓和,押对宝的子龙就道:“我小时候跟波斯人出海到西方去,到去年才启程回来游学,请问蔑尔干,中原现在怎么样了?”

蔑尔干,是师傅的意思。子龙故意用错称呼,好表明自己并不把他们当作是士兵,而是顺路过的人。

果然,那为首的汉子神色缓下,道:“现在是至元三年,妥欢帖木尔汗已经做了六年皇帝了。”又道:“不知道,会不会再换皇帝?”

(注:1333年为至统元年,1335年改元为至元元年,1340年又改元为至正元年。是以妥欢帖木尔在至元三年,却已经做了六年皇帝)

天地顿时如在子龙眼前崩塌!

真的是在元朝!

子龙的内心,绝望地闪过赵小倩的笑脸,父母的身影,朋友同学的脸……但,子龙脸上却没有任何的神色!长期的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www.17k.com/chapter/26444/1040098.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