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走了,群臣也走了,都很开心。
但夏原吉留了下来。
今天的遭遇,让他对朱瞻基有了一个全面的改观。
作为一个文人,身上自带几分傲气,看谁都是看不上眼的。
对于这些皇子皇孙,夏原吉出了对朱高炽内心敬佩以外,其他的皇子皇孙,他鲜有看得上的。
所以当时朱棣让他在税务改革上,有疑惑不解的地方找朱瞻基,他压根就没有把这回事放在心里。
一个养尊处优,身居皇宫的皇孙,他哪能体恤民情,他又能够给出怎样的建议?
但今天一路行来,对朱瞻基,他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
因此当所有人都走了以后,他主动留了下来。
他希望朱瞻基在税务改革上给他建议,他也相信,朱瞻基能够给他建设性的意见。
两人来到书房,落座后,夏原吉直截了当的道:“殿下,我留下,是想请殿下帮我在税务改革上给点意见。”
朱瞻基早就料到了夏原吉留下的原因,但还是问道:“夏尚书有何想法?”
“哎!”夏原吉唉声叹气的道:“殿下,微臣愚笨,陛下交给我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情,直到现在,微臣心中依旧没有半点头绪。
改革啊,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困难重重的事情。”
“夏尚书,这可是你青史留名的大好时机啊。”朱瞻基开了个玩笑。
不过也不完全是玩笑。
在封建社会,哪怕是帝王,要想改革一件事情都是很难很难的。
虽然很多帝王都知道,改革可能会使国家变强,但热衷变革的人却不多。
但是,只要是历史上变革记录在案的人都是名垂千古的存在。
比如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戊戌变法。
的确,变法之后,国家昌盛了,国力也提升了。
但看看这些变法之人的后果就可以得出,任何一场变法背后,都是血淋淋的争斗。
因为在封建社会,很多成熟的律例,因为长时间的施政,在最后都会被那些权贵钻空子,然后牟利。
一旦变法,首先得罪的就是那些权贵。
就好比商鞅。
他的变法,让秦国成了强国,甚至可以说,秦始皇能一统天下,商鞅变法都充当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但就是这样一位让国家强盛壮大的大臣,最后却被五马分尸。
别说他是死于谋逆,他的结局不好,终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的变法。
得罪的人多了,这些人会无时无刻的攻击他,诽谤他。
这就是变法人的结局。
夏原吉作为一个文人,除了为生民立命以外,最大的愿望自然是青史留名。
但他也不想死啊!
“殿下切莫折煞微臣了。”夏原吉苦笑,“青史留名那是后世之事,我只想在当下能为大明做一些事情。”
朱瞻基自然猜到了夏原吉的后顾之忧,然后他站起身,从某个抽屉里边拿出来一叠纸张,不过他没有立马交给夏原吉。
“夏尚书,爷爷励精图治,绝不是一个安于享受的皇帝,他让你变革税务,是因为他早就有了想要变革的心,只是今天我提出后,他顺势而为而已。
所以你万万不用担心,万事有爷爷替你挡着。”
夏原吉想了想,心中的担忧减轻了几分,他站起来朝朱瞻基拱手施礼,“殿下英明,我啊,还是太畏首畏尾了。
大明在陛下手里,日渐昌盛,我作为从龙之臣,却无半点气魄,真是惭愧啊。
变,我要大变。
作为户部尚书,我的这次改革一定要彻底,我不但要让国库充盈起来,我更要让那些穷苦百姓获利。”
朱瞻基满意的笑了。
夏原吉的历史评价很高,不但是个忠臣,还是个能臣。
“夏尚书。”朱瞻基将手中的纸递给了夏原吉。
“我会这么多东西,你应该知道原因,是因为我救了一个夷人,他有一本游记,里边详细记载了他们国家很多很多的东西,包括我送给你们的礼物,还有兰若庭的秘方。
但里边最重要的当属他们国家的国策,这税收政策也在里边。
我第一次看到他们国家的税收政策时,便是眼前一亮,后来我通读几遍,发现在我大明也可以实施。
闲来无事时,我便将他们国家的税收政策结合大明的实际情况作了预案。
夏大人请过目。”
夏原吉喜出望外。
他只是来听取意见的。
但没想到,朱瞻基已经做出来了。
他赶忙从朱瞻基手中接过那叠纸,然后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朱瞻基也不打扰他,自顾自的泡茶喝了起来。
手机支付宝搜索P2zPYPB74GJ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来源4:http://b.faloo.com/1164717_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