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四合院开始的华年生活

第四十八掌 记者采访,升官发财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张华年的生活开始有了节奏。

上班的时候,白天在轧钢厂里编写医书,晚上送吕素上夜校,等待的时候会看一下李老的收藏。等吕素下课了就带吕素回家。

周末的时候,张华年就到周围的农村开始免费治疗。一开始很少有人相信,可自从救治了几名旧病缠身的老人后,自己的名声也就慢慢的传开了。到一个地方生病的人都来看病,也有许多看热闹的。

虽说是免费治疗,可朴实的农民还是拿出了自己最好的东西。有时是一把青菜,几个鸡蛋,有时是一只野兔,几串蘑菇。

东西虽然不值钱,但都是他们的心意。

张华年没有拒绝,你要是不收他们会觉得东西有些少。只不过下次来的时候,会带一些农村里缺少的肥皂牙刷之类的。

有来有往,才是长久之道。

据说有人还举报了张华年,可当调查员到农村里调查的时候,获得了农民朋友对张华年的一致认可。

至于是谁举报的,调查员没有告诉张华年。

终于又快过年了,张华年编写的医书已经差不多了,剩余的需要其他人添加,一个人编写总是太慢了。

这天,张华年正在医务室教导几人医术。

“杨爱军,刘芳,来年的行医资格证考核你们可以试试了,我觉得很有希望。”

两个人高兴地差点跳起来。

张华年的笔记,张华年编写的医书,从来没有背着两人。可以说谁想看谁看,只要不弄脏弄乱就好了,这让两人感动不已。虽然没有拜师,可两人真的把张华年当做师傅一样尊敬了。

指导两人的医术,安排两人到医院学习实习。这就是拜的师傅也不过如此吧。

“叮铃铃。”电话声响起。

坐在电话旁的刘芳赶紧接起了电话。

“这里是医务室,在,好,好,我这就通知。”

刘芳高兴地对张华年说。

“师傅,杨厂长让你到会议室,听说有记者要采访你呢。”

医务室里的人都感觉不可思议,目瞪口呆。

采访?

张华年倒是没那么夸张,不过把自己编写的医书带上了。

来到了会议室,杨厂长和李主任正和两人谈话,一人拿着记事本,另一人拿着一架照相机。

“华年来了,来来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四九新闻部的记者同志,这位就是张华年同志,下乡医疗就是他做的。”

杨厂长和李主任连忙介绍。

“你好,我是四旧新闻部的记者周爱华,想对你做个采访。”

“你好,我是张华年。有什么事尽管问,保证知无不言。”

“听说每到周末你就下乡免费医疗,有这件事吗?”

“有的,这件事多亏了厂里领导的支持与鼓励,这才让我坚持了下来。”

“下乡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困难还是有的,大多都能克服。最大的困难就是药品的缺乏,幸好厂里领导资助才能让我继续下去。”

“据说有人举报你收了许多土特产,有这事吗?”

“事情不是这样的,真正的实情是农村朋友主动给我的,不拿就不让走。而且我也会买一些农村缺少但需要的东西给他们。”

“还有……”

“.…..”

两人一问一答,采访很快就结束了。

张华年连忙把自己编写的医书拿了出来。

“记者同志,这是我编写的医书,你看不知道能不能出版呢?”

编写的医书?

周爱华来了兴致了。

接过张华年手里的医书,周爱华拿起来看了看。

自己毕竟不是学医的人,看得不太明白,但是有些东西在周爱华看来是很有用的。

合起来书本,周爱华郑重的说。

“你要是信任我,我来帮你出版。”

看着认真的周爱华,张华年点了点头。

给张华年拍了照片,周爱华就带着医书离开了,连厂长的招待都没有吃。

张华年的表现让杨厂长和李主任很满意。

“华年啊,你先回去,等过几天你的奖励就下来了。”

张华年点了点头,打声招呼就离开了。

等张华年回到医务室,立马被几人围住了。

“师傅,今天记者来做什么啊?”“师傅,你要上报纸了吗?”“张科长你要…”

“好了好了,我慢慢地说。”

“记者来采访就是医疗下乡的事,有可能上报纸,至于奖励嘛现在还不知道。”

几人连忙恭喜张华年。

另一边周爱华将张华年的事迹写了出来,交给了主任审核。

回到自己的位置,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1164149_50.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