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信子之死,我沉痛不已,几乎写不下去了!
……………………
悲哉!中山国勇士!
壮哉!风信子!
烈哉!风信子的兄弟们!
中行胥子略微感觉到,按照风信子的实力,他本不应该至于如此死法!
风信子自幼习剑,熟读兵法,本不应该死!中行胥子遗憾的叹道!
风信子一定是为了保全逃亡过河的中山国骑兵,不愿意全军覆没,才做出如此悲壮的自杀行为!
而按照约定,只要风信子死,他的兄弟们可以不杀。风信子一定是为了跟随他的几十位兄弟活命,才做出了英勇决绝的行为!
然而,他的兄弟们并不答应他这样死去!
那些自刎的中山国勇士,绝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一出于对风信子之死的气概所感动,二是对风信子情义的报答!
中行胥子看看脸上血迹斑斑、吻颈自杀的年轻的中山国勇士们,由衷的感到敬佩!!!!
在看看岿然屹立不倒的风信子,他的双眼还没有闭上!依然圆睁着一双秀丽的眼睛!
中行胥子更加感动!
中行胥子放下手中的宝剑,走到风信子面前,用手轻轻地替风信子合上双眼!
中行胥子却怎么也合不上风信子的双眼!
这让中行胥子大为敬畏!
他赶忙倒退两步,单膝下跪,口中道:“风将军,人各为其主!如果你不是中山国人,我不是晋国人,我们或许是朋友!但战场无情,还请风将军在天之灵安息!”
说完,中行胥子三叩头!
礼毕,风信子轰然倒地!双目紧闭!
这真是英雄惜惜相惜!
滹沱河中已经没有人影,大雪继续飘飞!
风起了,雪很快像一张白布一样盖着了风将军的脸!
中行胥子看的惊心动魄!
河对岸的中山国士兵在河边准备过河救人!
中行胥子下令,向河中央放箭!
瞬间,晋国的所有的箭射向空中,然后齐齐的落在了河中央!
中山国士兵看到经过的箭雨又飞过来,他们并没有撤退,继续向河南岸冲过来。
中行胥子,下令,放第二轮箭雨!
箭雨飘过来,刚好落在中山国过河骑兵的前面!
中山国人停止了前进!
随后,在河北岸的中山国骑兵,听到了南岸晋军阵营号角齐鸣,战鼓咚咚!
这是晋军对风信子和他的死难兄弟们举行的最为隆重的军礼!
中行胥子解下自己的盔甲,替风信子盖上!
默哀之后,忏悔地率军离去!
是什么让中行胥子如此忏悔和敬重,大概就是一种叫“中山国”或“中国”精神!
据传说,恩年后,在滹沱河南岸这片土地上,长出了一种开着血红色花的草,当地人叫它“风信子”!
……
Disto
傍晚。
风信子和辛擒被中山国士兵用临时搭建的担架,架在马上,拉回了中人城。
早有人通报了鼓夫人和白狼。
举国哀伤。鼓夫人、白狼皆身穿孝衣,早已在中人城外恭候多时了。
第五稚、叱风云等人赶着马,回到了中人城。
鼓夫人、白狼看见中山国士兵回来了,疾步、跑步去接风信子、辛擒。
天已经黑了。
火把已经举出,雪也停了。
火光中,白狼身穿孝衣去迎接风信子,白狼接过第五稚的马缰绳,亲自拉风信子回中人城。
其余也将辛擒等中山国士兵尸骨拉回了城里。
大家都默不作声。
城里的祭坛已经准备好了,就在中山国大殿内。
这种祭奠的规格已经超出了以往的规格。
白狼将马匹拉倒宫殿门口,他亲自接下担架,一把将风信子抱到怀里,抱着风信子去大殿。
白狼一身白色孝衣,头戴校帽,抱着风信子回大殿。
夜色中,风信子已经全身僵硬,白狼不住的看风信子,泪花浸湿了他的衣襟。
白狼一步一步的走向祭坛,将风信子小心翼翼的报上祭坛。
祭坛是一个临时搭建起来的台子。
白狼将风信子放好之后,忍着眼泪不停的围着风信子看。
此时,灯火下,风信子依然显得英姿勃发,神采奕奕。
鼓夫人等人也将辛擒等安置好,来看风信子。
鼓夫人知道,风信子是白狼自小玩到大的朋友,他与白师兄妹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