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太深,商榷帮他清创时发现他的膝骨上还有裂痕,好在不严重,但想要完全长好至少要半年时间。wap.biqupai.com
今天左晋明要代商榷讲学,所以是姜令陪着他出来。
还是由顾里驾着马车,小用则被商榷留在家里帮忙。
马车从乡道驶出后没有进城,而是直接调转方向继续向西驶去。
官道虽然宽些,但依旧只是夯实过的泥地,修整一段时间之后又会变得坑洼不平,县府每隔两、三年都会在入冬前征徭役,专门修补道路,这种在家门口的徭役还是好的。
有的甚至还需要百姓步行百八十里服徭役。
这种徭役往往是修河堤、筑城墙,每年都有人回不来。
当然也可以钱赎役,但出得起钱的却很少。
上一次县府修路是两年前,如今这官道已经破损成这样了,只怕今年又到了要征徭役的时候了。
希望自己的水泥能烧制成功,给百姓减少堆负担。
顾里驾车很小心地避开道上的坑坑坎坎。
约等了半个时辰,才到商榷买下的石山。
这时,山下已经搭起了一些简易的茅屋,靠山角的位置立着一个大窑。
李信今天也来了,此时正站在他派来的管事面前说着什么。
这管事是李信从驻军营调过来的,是李家的家生子。
李家并不限制家生子上进,若有能为的还会给一份支持。
这也是为什么李家长久不衰的原因。
李信虽然在李家不受重视,但也从不苛待,也就没有那些阴损的习性。
除了不会管教下人,其他的倒还好。
商榷告诉他这次要弄出来的东西极为重要,且关乎城防,李信这才跟驻军营的校尉借调了自家的家生子。
此人也姓李,叫李贺,在驻军营任前卫营左营长,因为能力出众被赋予主家的姓氏,这在当时是件极为荣耀的事。
这几日他带着两个兄弟驻守在这,看着一群苦力建屋,磨石的着实有些郁闷。
若不是李信是主家的公子,他早就撂挑子了。
这时见商榷过来,一脸地嫌弃,“商生来得可真早。”
商榷刚下车站稳就听得这么一句话,他也没生气,只是看了一眼李信。
只一眼,就让李信明白,他这是生气了,连忙让李贺道歉。
李贺不情愿地拱了拱手,应付了事。
商榷也没理他,只是叫了匠人头子过来,低声吩咐了几句。
匠人头子点了点头,回身让人把磨好的石灰粉、粘土粉,还有碎陶片等磨成的粉按照1:3的比例取出,然后倒入搅拦桶混合均匀。
因为条件有限只能这样人工混合的粉料。
搅拌桶就是一个很简易的木桶,搅拌轴就是一根木头,打上几根斜叉。
粉料倒进去,盖上桶盖,然后转动搅拌轴,把里面的粉料搅拌均匀。
搅拌桶只比普通水桶大那一点,每次开窑都需要几十个人一起搅拌,才能满足一个窑的用量。
商榷还让所有人都蒙上面巾防尘,这也是目前唯一的防尘手段了。
等匠人头子确认每个桶里的粉料都搅拌均匀了,商榷就他们把粉料送入窑内开始烧制。
先是预热,这时的温度要达到300-800摄氏度。
因为用的是块煤,所以温度是足够的。
再是分解,这时的温度要达到800-1000摄氏度左右了。
这时已经快到煤块的熔点了。
再然后就是烧熟,这时的温度就要达到1000-1450摄氏度左右。
而铁的熔解度是1538摄氏度。
有会打铁的匠人从一旁的观察口盯着火焰的颜色。
块煤的燃烧温度想达到1450摄氏度除了加量,还要上鼓风机。
商榷的窑用的是推拉式的鼓风机,在窑的两侧各有一个。
在窑内的火焰颜色即将出现变化时,商榷停止了燃料的填加,保持住这个温度又烧了大约烧了两个时辰,就停了火,让火窑慢慢冷确下来。
等待火窑冷确的时间比烧制的时间还长。
因为窑内高温,停火后不能直接打开窑口,不然冷风直接进去会发生粉爆。
所以商榷和李信几人就在外围的空地上铺了席子,席地而坐。
李信几次将目光看向姜令,想搭话又怕暴露对方身份。
姜令则转首不理李信。
这段时间他在商家养伤,偶尔也帮着左晋明处理一些家中的杂事,自然知道李信的管家干得缺德事。
但李信一直没有解释,想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