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大明之我是崇祯

第十八章 黄立极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自己开脱。”

黄立极建议:“夜半片纸了当之!”通过杀害熊廷弼,来打击东林党。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明熹宗驾崩,黄立极首先提出立崇祯为皇帝,奉笺三次劝进,“崇祯”年号即黄立极所拟。

内阁中: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普,除李国普为人正直以外,其他三人大抵是阿附讨好魏忠贤之流,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三人每每票旨提及魏忠贤时,也只写“朕与厂臣”,不敢提及魏忠贤的名讳。

崇祯即位初,乃至处死魏忠贤后的一段时间,不可能对整个文官体系都来一个大清洗大换血,许多事情还要依靠这些人。

崇祯在即位后,东林党再一次迎来了春天,他们立即着手处置了阉党集团,就连魏忠贤本人也被发配流放并死后碎尸。

受此影响,许多朝臣们也都坐立不安,开始主动与阉党进行切割,唯恐被牵扯进去。

当时的内阁中有四位阁臣,分别是黄立极、施、张瑞图和李国普。

除了李国普稍微好一点,其余三人都是魏忠贤的马仔。

关于这点,崇祯皇帝也很清楚,但他为了稳定朝局,并没有大肆更换内阁的阁臣。

不过,如果完全照搬使用这个“魏氏内阁”的话,一来,不能体现出新朝的气象;

二来,东林党也不会答应,还不得像“大礼议之争”似的,再来一出“更换内阁之争”?

这样,作为内阁首辅的黄立极就倒霉了,他成了第一个被清洗的对象。

同年,黄立极就被以“私交近侍”的罪名问罪,崇祯皇帝念及他的数次“劝进”,罢职后并没有下狱,依然准其归乡闲住。

不过这老东西就算是这样致仕回家之后还活到了七十多岁!

和他差不多的都死了,也就他活着,还活的这么久,死后也是风光无限,黄立极去世后,乡人为其建祠。

祠堂建筑设计雄浑敦厚,气势恢宏。

临北大街大门,门楼辉煌壮观,大门两侧竖有高大的石狮子,进大门为影壁,北转即为祠堂,祠堂三楹。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1110730_33.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