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被任命治水后,快步回到家中。
召来了伯益和后稷两位贤臣商议。
一听到大禹竟然接下了治水的任务。
两人都震惊了。
“首领你糊涂啊,这事你怎么能答应呢?!”伯益急的忙道。
一旁后稷也急道:“是啊!首领你难道忘了,你父治水九年,都没治好这泛滥的大水!你又如何去治水啊!”
天下人皆知。
这大水,治不好。
群臣也都知。
这是烫手的山芋,无人敢接。
可偏偏,大禹却接了。
伯益和后稷两人急,生怕大禹也步入他父的后路。
然大禹却不以为然,只是道:“我问你二人,若我不去治这水,这水可会自己好?!”
二人摇头道:“当然不会!这都九年了!还从未听说过哪一处大水能自己退下的。”
大禹点头道:“那我再问你二人,九年大水,死了多人了,淹没了多少地?若是再过九年,会如何?!”
二人一愣,皆是沉默。
是啊。
这九年大水,淹的都快没人了。
若是大水不治,再这么下去,只怕留不下一个活口啊。
到时候,先人们打下的基业,可就全毁了。
“所以,你们二人可愿意同我一起治水?!”见二人不语,大禹问二人。
二人见大禹如此坚定,这才点了点头。
可是,答应归答应。
要用什么办法呢?!
伯益问:“可我们应该如何治水呢?!”
后稷建议:“当初,你父亲用堵塞之法治水,在岸边设置河堤,堵水,曾缓解过洪水的问题。说不定,此法还能用。”
伯益也连忙附和道:“的确,虽说后来,因为洪水越涨越高,冲了河堤,但若是我们能将河堤再建高点,没准能堵的住。”
二人似乎觉得这方法妥当。
毕竟之前禹的父亲也试过。
然而大禹却摇了摇头道:“不可,若是那洪水越涨越高,我们该如何?总不能,将这河堤修去天上吧?!”
伯益听后焦急的道:“那可如何是好啊?!若是您再出什么事,咱们有崇部落一连痛失两位首领,只怕……”
伯益叹了一口子。
从几人的对话中。
以及之前的神农氏的时代结合来看。
观众不难推测出。
如今这个时代,天下几乎已经归一。
由舜为帝。
其中保留了一些部落,这些部落,应该原先是其他部族的。
统一后,便将部族改为部落,而这些部落的王,也称首领。
都听令于舜。
舜为帝,那么其余的人,统统为臣。
至于那个时代,最终是由黄帝统一,还是神农后人统一,又或者九黎还是其他部族统一的。
观众们尚未可知,都等待专家们的调查结果。
现在唯一知道的便是大禹。
作为有崇部落的首领若是没有治好水,被舜流放的话。
一连痛失两位首领。
部落实力大减,很可能会因此而在历史上消失。
想到这,观众们更加揪心了。
“其实大禹说的也对,不治任由黄河泛滥,最后没准也是一死。”
“要是大禹死了,部落无人,只怕这部落,很可能不在了。”
“突然有些心疼大禹了,现在是进退两难啊。”
观众们连声叹气,纷纷感慨大禹是在太难了。
然而此时的大禹,却并没有任何犹豫或者悲天悯人。
反而像是早就已经想好了办法,对着伯益和后稷二人道:
“其实,我有一个法子,或许可以一试。”
二人一听,忙问:“什么办法。”
大禹便将自己的办法,告知了两人。
“我父亲以堵塞之法治水,其发弊端已经显露,无需我多言。”
“既然堵塞之法行不通,咱们便试试用疏通之法。”
“洪水泛滥九年,我也曾调查过。”
“我认为,若是用疏通之法,疏通黄河,以黄河为主流,百川为支流,让黄河容纳百川而东流入海,此法,或许能治好大水!”
大禹说道。
看的出来,此方法,大禹并非是突发奇想,而是想了许久。
然而伯益和后稷两人,却并不认同此法。
“首领,此法,说的是简单,可咱们要如何疏通啊?!”
“是啊,首领,现在和天下,到处都是水,便是我们想让黄河东流入海,也不一定,它就会听我们的啊。”
来源4:http://b.faloo.com/1088605_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