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出征,子辛的四位爱妃对自家夫君极其不舍,或许是因为修道的原因,四女曾一度想要随军出征,子辛听了大汗不已,急忙劝阻四位爱妃,以需要四位爱妃为他坐镇王城为借口勉强打消了四位爱妃随军出征的心思。
随后,因为即将离别,四位王妃也停下了修行,出了仙宫一直陪着子辛。
大军出发之前,一应事宜都有朝中诸臣忙碌,子辛只需要把控好大方面即可,所以还算悠闲。
子辛有些乐不思蜀了,可惜,在美妙的日子都有醒来的时候。
五天后,大军的一切所需都准备好了,甚至于作为先锋大将的黄飞虎更是提前一天开拔了,为大部队开路。
子辛不得不出了温柔乡,然后坐镇中军,带领大军出王城,向东夷进发。
这一路逢山开道遇水搭桥,地方关镇更是恭迎王师,负责后勤,一直到十天后,快马加鞭的大军才抵达东伯侯姜恒楚的领地东鲁国。
先锋大将黄飞虎早以及通知了东伯侯姜恒楚做好迎驾准备。
所以在子辛率领大军到来的时候,整个东鲁都在东伯侯的带领下相迎王师。
“老臣姜恒楚携治下东鲁官民恭迎天子,陛下圣安。”见到子辛策马而来,东伯侯姜恒楚立即恭敬跪迎。
东伯侯下跪,他治下的军队、官员、百姓纷纷伏地。
“微臣(末将、草民)恭迎天子,陛下圣安。”
迎接的场面极为宏大,那黑压压的人群齐齐下跪的场面格外震撼人心,不过子辛来这里不是来享受这种视觉冲击的,他是来平定东夷叛乱的,所以不怎么在意这些迎驾之礼,当下马鞭一挥,朗盛道:“大商的臣民们请起……!”
“谢陛下。”所有人高呼,而后众人起身,东鲁人都偷偷的观察着这新晋的天子陛下。
子辛好似并无察觉一样,他看向东伯侯姜恒楚问道:“东伯侯,如今东夷叛乱情况如何了?”
“回禀陛下,自老臣赶回东鲁之地便一直在抵御东夷人的侵犯,尤其是陛下旨意下达后,老臣尽起东部诸侯军队多次与东夷人对战,只不过东夷人善骑射,来去如风,老臣无能,损兵折将依旧拿东夷叛逆毫无办法,只能勉强防御,以至于惊动圣驾,还请陛下恕罪。”东伯侯姜恒楚说着老泪纵横的再次向子辛跪下祈求宽恕。
子辛眉头微皱,不过表面上却不动声色的道:“东伯侯且先起来,待寡人了解清楚情况再行定夺,如果真如东伯侯所言,东伯侯当无罪,反之东伯侯准备戴罪立功吧。”
东伯侯毕竟是东路二百诸侯之首,又是子辛的岳父,不管真实情况如何,子辛尚需要给他留几分颜面,不过,也仅仅是对之前的事情留有余地,他作为天子,既然来到了东鲁,那么后面的事情自然当以他为主,之后该如何就必须如何,如果东鲁再毫无建功,子辛自当严惩。
东伯侯也明白这个道理,当下不敢多言,叩首谢恩之后起身恭敬的邀请天子入城。
入城之后,东伯侯一路为子辛引路,引他去东伯侯早已经准备好的天子行宫。
到了行宫,东伯侯伴驾了一段时刻,子辛便让他先离开了,毕竟子辛还需要先了解东鲁之前的情况,东伯侯在旁很多事情不好探查。
待东伯侯走后,子辛立即招来了黄飞虎探问战况。
黄飞虎到了之后立即禀告道:“陛下,末将先一步到来,便立即安排人手着手打探情况,虽然时日尚短,不过大致情况已经摸清楚了,在王师来之前,东伯侯组织东路诸侯与东夷大小十余次交锋,几无胜迹,不过却也没有遭逢大败,大体上算是暂时止住了东夷人的进宫,不过这十余次交锋东路诸侯确实损失不小,只是损失的大多都是其他小诸侯国,东伯侯虽然也调兵遣将了,却也隐有保存实力之嫌,如若不然,以东鲁国的国力和军力,不会打的如此艰难。”
听了黄飞虎的介绍,子辛点了点头,玩味道:“看来我这位岳父没有表面那么正义凛然啊,不过也对,真要这么简单,他也不可能一直稳居东路诸侯之首了,私心谁都有,保存实力也没错,毕竟谁都不想自己的实力有损,不过……!”
说着子辛冷笑了一声道:“不过寡人可不能如他的意?他想削弱其他诸侯的力量以便于他能够长久的压制和统领东路诸侯,可是寡人同样想要削弱所有诸侯的实力,包括他东鲁在内,唯有如此才能让我大商保持昌盛,寡人没来之前事态如何发展自然他说了算,寡人来了,那么接下来的一切就该轮到寡人做主了,由不得他在继续保存实力,不然寡人岂不是白跑一趟,难道还真要全部都由我大商士兵承受损失?寡人觉不允许。”
“陛下所言有理,末将也是这么认为的,无论如何,平叛的过程中,不管是东伯侯还是东路其他诸侯都必须为陛下为大商效死力,我大商可以为主力为他们压制东夷,但是他们必须随军出战冲锋在前。”黄飞虎掷地有声的道。
子辛点了点头道:“不错,寡人正是这个意思,你且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886272_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