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救下女帝,我被疯狂倒追

第二百二十三章 早朝奏对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此人有备而来……朝中大臣们产生这样的明悟。

侍御史是御史大夫的属官,御史大夫检查百官,他的属官职权便是收集百官的罪证,然后弹劾。

权力极重。

罗兴怀冷眼看一眼此人,奏对道:“此时已经秋凉,试种不合时宜,待来年初春,本官便会安排人手,先行种植,以观后效。”

张姓侍御史咬死不放:“这似乎和罗大人所言,来年推广播种,不太一样。”

和侍御史这类官员讲话,不能留破绽。

否则便会被他们抓住一切机会,疯狂攻讦。

金銮殿中奏对压力极大,寻常大臣很难架得住狂风暴雨一般的逼问。

见罗兴怀出现迟滞,张姓侍御史立刻拱手奏请:“治粟内史一无长视、二无筹策,臣以为罗大人不足以担此职,请陛下罢黜罗大人!

“治粟内史贵为九卿,不容尸位素餐,请陛下另择高明!”

立刻便有其他御史一起跳出来:“臣请陛下另择高明!”

罗兴怀面色铁青,他是铁杆的忠君派,烈安澜指哪他打哪,皇上说这种子可收获十倍收成,他便坚信不疑。

通常情况下,没人会在这一点上死扣。

违逆圣意的事没人会做。

侍御史出手不合常理,但问题在于,仔细想想,占理的确实是他。

于是罗兴怀不再辩驳,静待圣裁。

俯瞰朝堂的烈安澜眼神平静,她的声音从九层龙台上传出,在结构精妙的大殿中层层回响,变得如同雷霆一般。

“治粟内史此举有失远瞻,责令半月内定出试种规划,且不可误了来年春种。若有失期,重责。”

给出半个月的缓冲时间。

侍御史们口口声声要烈安澜罢免罗兴怀,但也没指望真就能三言两语下掉一名皇党的九卿。

又要验证收成,又不能误了春种,怎么想也不是常人可以尝试出来的。

这是在为奉常找回太庙丢掉的脸面,偏偏还意正言辞,没人可以指摘。

于是皆大欢喜地退回长长的朝臣队列。

率先出击,拔得头筹,大殿里文武两行官员以及诸党朋,气氛波谲云诡,变得越发沉凝。

这时,典客缓步出列。

这是一名容貌苍老的三朝元老,虽然位置只在九卿中一个无关紧要的位置上,可声望不低。

他颤颤巍巍地长揖,然后沧桑地说:“北夷的那些俘虏,已经安置在了京西别院,如何发落,还请陛下示下。”

摆出来我就是一个传声筒的姿态。

能一身侍奉三朝帝王,能力不一定突出,但一定老练圆滑,对自己的位置有明确的摆放。

我不敲定策略不就不会出错……况且只要执行足够强力,照样是一个好用的工具人。

“众爱卿有何想法?”烈安澜不动声色地将皮球踢给了朝臣。

这是在下放责任,也是在下放权力。

她虽然即位时间不长,大半工夫都在四面征杀平定蛮夷上,但皇帝该有的城府丝毫不缺。

若将朝堂比作一群狼顾虎视的权力动物,烈安澜刚才的表态,便是将一块肥肉抛了出去。

至于谁能抢来多少,全凭本事。

一名谏议大夫出列,抱拳说道:“北夷肆虐,便是自负他们的勇士武冠天下。微臣以为,可令我大烈精锐武卒入京西别院,日日以军威震慑,长此以往,自然可令蛮夷胆气尽失!”

“臣附议。”

“臣也附议。”

武职们满意地颔首,以武宣威,最合他们的心思,也最合他们的利益。

文官们则嗤之以鼻,以军威震慑?你当我们读书人不存在?

于是御史中丞立刻跳出来,指着谏议大夫的鼻子大骂:“荒谬!”

谏议大夫瞥了他一眼,冷笑:“本官所言荒谬?那不知林大人有何高见?”

御史中丞捧着牙牌,傲然立于朝堂,朗声启奏:“微臣以为,若要平定蛮夷之心,须得恩威并施。

“所谓威,武牢关外,陛下尽显天威,武平候亦宣我大烈武功,威已至矣。

“此时蛮夷被押解回京,心中惴惴难安,若是能够加以洪恩,定能让他们感怀陛下德行,感激涕零!”

武职们纷纷投以愤怒的目光。

这名御史中丞话里带了武平候,且语气饱含恭维,实际上的意思,却是把武职们派除在了招安蛮夷俘虏的工作之外。

威已至矣。

意思就是,武威已经到达了极致。

通俗的话讲,就是你们武人们该做的已经做完了,那就在旁边静静看着我们文官们一展拳脚。

武职们一看,嚯,我们的官兵打生打死,完事儿后你们文官跳出来摘桃子?

你在想屁吃。

于是纷纷针锋相对地各抒己见。

大殿内一时轰乱一片,斥责声此起彼伏。

侍立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s://www.biqufan.com/113_113035/411752.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xbiqug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