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学教师在大明

第九十九章 融会贯通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每年二月份县试,四月份府试,自那天从张园回来后,张籍就又恢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每天往返于寝舍讲堂,间或去董讲郎处请教问题,这一段日子过得颇像后世的大学时光。

    这天中午,晴空万里阳光普照,有微风习习、鸟鸣阵阵,好一派明媚春光。

    张籍手中拿着一卷书稿正站在董讲郎的寝舍外,上前一步敲门道:“学生张籍拜见先生。”

    “进。”房间内传来董讲郎略有些疲惫的声音。

    张籍闻声推门而入,当先作揖行礼。只见屋内书案后董讲郎正在批改着学子们的文章,见张籍入内,也并未起身双手扶着额头揉了揉太阳穴,舒缓了下精神问道:“今天午时到此何事?”平时张籍都是下午散学后才来的,故而董讲郎有此一问。

    “今日上午弟子读《春秋》有一事不明。”张籍恭声道。

    “唔,你且说来听听。”董讲郎停下要去拿笔的手,看向张籍道。

    “祭仲专。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杀之。将享诸郊,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将享子于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杀雍纠,尸诸周氏之汪。”张籍先背诵出桓公十五年一篇中的一句话,又道:“弟子之惑有四,其一其父与夫何者为重;其二,其君与其亲何者为重;其三,后人何以评之。其四,著文以论之当以何为要旨。”

    这段话的意思是祭仲专权,郑厉公派祭仲的女婿雍纠去杀他但是却被雍纠的妻子知道,告诉了祭仲,于是祭仲就杀了雍纠,把尸体摆在周氏的池塘边。张籍说了这么一大段,其实就是想问第四点,选哪一个观点,站在哪个立场上来写文,须知一篇文章的立意最为关键。立意同考官相左,任你写的花团锦簇也考不到好名次。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董讲郎沉吟片刻先是说了论语中的一句话,又道:“仁、义、礼、智、信。”董讲郎说话的时候一直在看着张籍,他的回答既是答案又是考较,就看张籍能不能悟到了。

    聪明人说话往往一点就通,张籍听到董讲郎说出了三纲五常,当下明白了,像这种模棱两可有多个立场的语句要站在理学观点上去剖析,另辟蹊径是不可取的。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张籍又是行了一礼道“谢先生指点。”

    “这次你过了县试得了案首,这很好。”董讲郎少有的夸奖了张籍。

    “全赖先生教诲。”张籍连忙道,言辞之间不敢有半分失礼。

    “你可是带了文章?与我一观。”董讲郎看到了张籍手中的书稿,于是出言问道。

    “有,请先生指点。”张籍当下将手中的书稿双手递给董讲郎,这些五篇以四书为题,五篇以春秋中语句为题,也是他最近做的练习中自我感觉良好的文章,共计有十份。

    董讲郎接过书稿,一张一张卷子看下去,伸手又拿住朱笔来,在卷子上钩点圈画。看了估摸一盏茶时分,董讲郎将书稿放在书案上道:“你的四书文比初来内院时大有长进,能得案首也不奇怪,府试应当也不在话下。只是这春秋题立意上模棱两可,墙头草的文章可不受欢迎。”

    张籍闻言点头称是,自己的春秋理解还是不深,有时候考虑问题会不自觉的带上后世观点,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有些离经叛道了。

    只听董讲郎又道:“如此,今后你除正常课外两日读时文,两日读春秋。每五日练习一日。到时将练习文章交与我批改。读书须得其精髓,烂熟于胸;作文当鞭辟入里言之有物……”这些是董讲郎给张籍布置的任务。

    张籍听了连连点头。这时董讲郎的话并未说完,只听他又道:“当下科场时文有古文,有骈文。自前朝欧阳文正公以来,古文长短随意,写文直抒胸臆,但失之文辞;骈文讲究声律对偶,故而写文之人,常讲文辞华丽,内容浮华,可整篇读来都是言辞堆叠,却言之无物。你曾经写过《鳌头矶赋》,平日文章中多有骈文影子,也有堆叠辞藻之意,这当是不可取。”董讲郎先是指出了张籍平日文章中的缺点。

    喝了一口茶后,董讲郎又道:“真正好的文章,当如古文一般可抒发真情实感。也能如骈文一般辞藻华丽,这些年能考中进士的文章,哪一篇不是言之有物文辞华美两者兼得。故而我要你广读文章,集百家所长,所作文章不仅理法具备,而且要花团锦簇。”

    张籍听着董讲郎的指点,不禁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平时的缺点自己早有察觉,只是人们审视自身往往忽略不足,难以发现,这下经董讲郎点破了这张窗户纸,张籍当即知道了今后文章改进的发展方向——辞藻义理兼备。

    再次行礼道谢后,张籍带着修改完的手稿,回到自己的寝舍仔细揣摩起来。府试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www.88dushu.com/xiaoshuo/99/99602/34887151.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