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学教师在大明

第六十七章 月末考试(下)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墨义题写完,摆在张籍面前的就是策论了,说起这策论,张籍可并不陌生,作为曾经公务员考试大军中的一员,这申论没有写过一百也有八十,没错,古代策论就是和现代申论是一个东西,都是给你一件事或者一句话,再让你发表意见、总结经验教训、给出解决方法,区别只不过是在明朝用文言文写作,在后世用白话文。

    古代最为有名的策论文当属西汉贾谊的《过秦论》,盛唐柳宗元的《封建论》和北宋苏洵的《六国论》,讲古论今,鞭辟入里,字字珠玑。

    眼前的这道策论题目只有八个字“临下以简,御众以宽。”此语出《尚书·大禹谟》,如果不是那日选取本经时看过这本书,张籍连这句话的出处都不知道,在外院的月末考试中出五经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难道在这里,这有些超纲啊,张籍暗暗想到。抬头看向四周,果然不少学子都在停笔苦思。

    这道题目的意思就是说,管理民众的时候要轻惩薄罚,实施宽松的法律政策。让广大学子就这一点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是赞同还是反对,或者两相取中。张籍在后世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曾经读过苏轼的名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和这个题目有些相似。细细思考后,张籍在草稿纸上写起了提纲,立论走中间道路,也即是宽严相济,想来这个思路是符合出题人的想法的,毕竟刑律国之大事,不可走极端。

    草稿提纲书写完毕,张籍略作修改便在试卷上誊录起来,“昔商公立木法度严苛,直至秦末群雄逐鹿……昔汉高祖约法三章,萧何定律九篇,至于文景,刑措不用……然至汉末,盗匪四起,民之益乱也……时至今日,太祖定鼎与民生息……时移而世不同……当宽严相济矣……”

    以秦汉刑律两个极端为例子来阐述事实,之后结合当今风气时事,最后引出自己的观点——宽严相济。这篇策论结构严谨,谈古论今,写得有理有据,怎么着也得评个中上。

    做完这一道策论,就只剩下一道制艺文了。张籍抬头看看但天色,秋日的阳光并不燥热,刚刚挂上树梢,大约巳时已过,只剩下约莫一个时辰了。

    “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语出《孟子》,这是一道中规中矩的从四书中出的题目,并不是后来发展成的那种拼凑而成,砍头去尾的奇怪断句。

    作八股文首先要破题,而破题要知道题目的出处,之后再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展开去写,这也是为什么当下读书人都要熟读四书的缘故了,若是背不下来四书,你连从何入手都不知道。

    以清渊书院众学子的水平,这中规中矩的四书题目,破题当是无碍。当然这也难不倒张籍,只是再往下写就要各凭悟性,各看本事了。

    搁笔踟蹰了一会儿,此刻张籍的脑海中并无现成的范文,也没有能够拿过来参考的文章。还是八股制艺学的时间短啊,默默叹了口气,有道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八股文也得要熟读时文名篇,这次月考过后自己一定要买上几本时文册子看看,苦于没有思路,无处下笔,张籍暗暗下定决心。

    丑媳妇终当见公婆,看着日头渐午,张籍搜肠刮肚,勉为其难的写到:“惠王曰,吾欲雪耻如之则何?孟子曰,宽政于民仁者无敌!”由仁政入手破题,以善施教化承题;再从民之如何起讲,入题;之后重点论述施仁政的重要性和利弊作为起股,中股,后股,最后重申宽政于民方能仁者无敌作为束股,自此一篇八股文写完。

    搁笔之后,张籍再回顾整张试卷,贴经、墨义信心满满,策论当为中上,制艺文就马马虎虎了,有打量了下周围的同窗,不少让在苦思冥想,时已至此还有不过盏茶时分,竟然制艺文还有没写到一半的,在心中暗自估了下等次,乙班之中自己当可为中上。

    考场上最后一盏茶时光过得很快,于讲堂之上案几之后看书的徐讲郎,看了看院中的华表日晷,轻击铜磬,只听一声脆响,清渊书院八月月末考试,结束了。

    听得钟磬声,众学子自觉的放下了手中的毛笔,等待徐讲郎收卷,待徐讲郎收卷离去之后,讲堂内便如后世考试结束后一样,讨论声不止。

    “哎呀,这次考得不好,不知道如何向阿爹交待。”

    “哎,我也是,那策论文真的好难写,我想了许久也不知该选宽,还是该选严,写的不知所谓,怕不是要排在下位了。”

    “刘兄昨日读书时刚好看到孟子这一句,制艺文当是要评个中上了,恭喜恭喜……”

    “哪里哪里,凑巧罢了,做不得数……”

    押对题的,正好看过这一节的,那是欣喜若狂;没猜中的,没看过的,愁眉哀嚎,也有部分喜怒不形于色,默默的在收拾自己的案几。宛然一副考场众生相。

    张籍就是其中默默收拾笔墨不做声的那一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www.88dushu.com/xiaoshuo/99/99602/34887119.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