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学教师在大明

第一百九十一章 印记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大明万历十年,九月十一,落叶翩翩,秋风飒飒,秋景寥落。

    王讲郎早就通知了众人今日返乡,故而这天一大清晨,张籍和方清之五人早早的收拾好了行囊,与熹微的晨光中离开了这住了半个多月的福运客栈,对他们几人而言,这里充满了美好的回忆。

    车轮转动,两辆马车行驶在城中的石板路上出了泺源门,张籍撩起车帘看向身后,秋日的朝阳只露出一丝橘红的面孔,些微霞光将薄薄的晨雾映成红色,就这样笼罩在宏伟的济南城上,显得颇为瑰丽。

    马车渐行渐远,高大的城墙在身后逐渐变成一条线,接着再也看不见……

    张籍等人来时奔赴乡试,带着心事而来,对沿途景色自是无心观看。

    此刻归程,五人皆以中式,怀新晋登科之锐气,正是踌躇满志,激扬文字之时,待马车经过大清河摆渡时,张籍等人站在船头欣赏大清河风貌。

    值此桂花飘香之际,大河之上,秋风落叶;水面宽阔,浪涛拍岸;高远晴空,北雁南返;远山秋水相和,飞鸟归人相映,此情此景,一山一水一云烟,秋风秋水秋意长,碧空如洗天地间,大河浩渺渡归船。正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心中激荡之时,五人谈笑之间指点江河,意气风发。

    听闻几人都是今科乡试中式举子,且今科解元郎也在其中,皆头戴黑色儒巾,身穿天青色或月白色澜衫,腹有诗书气自华,几人又年轻,于秋风之中襟飘带舞尽显人物风流,引得随船乘客都暗赞一声,好一众潇洒书生!

    正所谓:

    少年何意着先鞭?

    桂榜题名不足宣。

    登科今日归故里,

    声名一夕满城传。

    ……

    车马前行,天明了又暗,暗了又明,终于第二天傍晚时分,张籍等人看到了临清州的城墙。朝霞中离乡,晚霞中返乡,正所谓近乡情怯,士子们心中都是颇为激动。

    渐行渐近,马车进入城内,傍晚的临清州依旧是那样的热闹,那样的熟悉,熟悉的街道,熟悉的树木,熟悉的船只。

    终于,马车停在了清渊书院门口,门前斋夫看到王讲郎下了马车,知道是新晋清渊举子们到了,当下一名大开中门,一名向书院内奔去通知山长希伊先生了。

    昨日就有提前返回的清渊士子,因此书院众人都知道今天王讲郎和参加鹿鸣宴的张籍等人会到,不多时,书院的学子们都来到了大门前来看中式举子,当先的是书院教习和董讲郎,无数带有羡慕钦佩之情的目光看向张籍五人。

    看到这一幕,张籍不禁想起若是后世的话,这定然是要大横幅高高挂,写着诸如“祝贺某某同学以多少多少分考入某某名牌大学”之类的,优秀学生资料,照片也要贴在墙上,大喇叭也要在校园中喊上几天。但是在古代书院讲究的氛围是内敛,所以就没有这么大的场面了。

    张籍五人和王讲郎踏入书院大门,跟着书院教习向后院南山居走去,希伊先生在早已等候多时。

    五名新科举子进了清渊书院,对熟悉的书院感到极为亲切,轻车熟路地走向后院,不一会儿就到了南山居。

    推门而入,张籍五人躬身拜向希伊先生,座师乃是科场上定的名分,而希伊先生则是众人的授业恩师。

    希伊先生见五名弟子都是中了举人,当下十分高兴,不禁起身将向他参拜的弟子们一一扶起。

    学生有如此成就,老师自然是极为高兴,希伊先生扶起众人后笑着道:“往年的乡试,书院十几名弟子去赴考,能中个一两个举子回来就很不容易了,但是今年书院弟子参加乡试,二十人中有五人中举,张籍你还得了解元,十五岁的解元郎啊,国之罕有,这是我任山长以来,前所未有之事,乍然如此我还有些诚惶诚恐啊!”

    站在一旁的王教习笑着道:“先生,何止如此,张籍是您慧眼识珠从社学破格简拔的,他从童子三试,到今次乡试皆为头名,一年多时间,一路过关斩将直接取了解元呐!有如此成就,固然有张籍天赋过人之因,也少不了您的管教有方啊。”

    平时不苟言笑的董讲郎,这次也没有了毒舌,少见的说道:“书院先生、教习和讲郎们悉心育人,勤勤恳恳,今日桃李属清渊,也是应有之事。”

    希伊先生顿时大笑,满脸都是欣然道:“老夫最欣慰的,就是书院学子成才有为,就是有这桃李满天下的一日。”

    说着看向弟子们,希伊先生又笑着道:“你们几人平日都勤问好学,今日能中式成为举人,也是在老夫意料之中的事。以后你们的前程,非老夫可期。”

    顿了顿之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www.88dushu.com/xiaoshuo/99/99602/34887243.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