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京城,车子在故宫博物院门口停下,邹教授没有去学校,他跟着吴副院长进了博物院。
周安看着邹教授都没理自己就向博物院走去,这让他疑惑,这还是在大山里对自己哭得死去活来的老师吗?
既然不理自己,那哥们就回家了。
没走几步,周安一想,回家也没事啊,现在这会儿儿子还没放学呢,那不如先去琉璃厂步行街呢。
琉璃厂步行街街口的两旁,有许多小吃摊,有卖糖葫芦的、捏面人儿的,还有卖馄饨的、麻辣烫、胡辣汤。
周安在胡辣汤瘫子坐下,要了一碗胡辣汤,这粘稠的汤,周安三口两口就给喝完了。
离开胡辣汤瘫子,周安还买了一串糖葫芦,就这么一边吃,一边逛着。
从街口往街里走上一段距离,人群就密集了起来。
因为这里有许多摆地摊卖古玩的,所以周安就看到许多人,蹲在一个个小地摊边上,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
还有一些人,手里还煞有其事拿着放大镜,对着自己拿起的物件仔细看起来,乍一看还挺专业。
周安嗤鼻一笑,就那玩意还要放大镜?他站着都看出来是新的,也不怕把手给烫了。
路过几个小摊位,周安看这些摊位东西还不少,上面摆着铜器、陶瓷、书画,还有玉器、手串、文房四宝什么的应有尽有,就连铜钱还有一小堆。
一眼望去,这步行街往前数百米,像这样的小摊位,数不胜数。
当然,在这些摊位的身后,还有正儿八经的高档古玩店和首饰店。
他们各做各的生意,互不干涉。
其实这也没什么的,这些地摊和店面,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客源也就不一样,所以古玩店也不怕门口的地摊,会抢了自己的生意。
相反,地摊这里人来人往,还能给古玩店带来人气呢,所以摆地摊的来古玩店要个热开水什么的,都是有求必应。
周安一连走过十几个摊位,都没有发现感兴趣的东西。
他也没有想过能捡到漏,只是去自己古玩店,路过这里,当是散步罢了。
吃完最后一个糖葫芦,周安把竹签子放到路边的垃圾桶里。
在垃圾桶的边上有一个摊子,周安无意扫了一眼,突然,一团青色光芒吸引了他!
并丢下竹签子,手有点粘,周安就在自己的衣服上擦了擦,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缓缓的蹲在了摊子边。
这发光的东西是一个青釉瓷盘,颜色呈现一种淡淡的天青色,这瓷盘大概有十五六厘米的大小。
仅仅是这一眼,周安心里就有六成把握是好玩意。
周安没有上手,假装在看其他地方,但眼睛还是瞟着这瓷盘,这瓷器是汝窑青釉盘。
汝窑指的是宋朝在汝州地区为宫廷制造的青瓷,由于宋代上流社会的推崇,宋朝的官窑从定窑改为汝窑。
虽然它诞生在宋朝,但获得五大名窑之一的美誉却是在明朝。
而周安看的这只汝窑瓷盘,就是北宋时期汝窑烧制的。
看好之后,周安故意拿着其他东西看看,他还不时看了摊主一眼。
这摊主年纪估摸着三十岁还不到,正坐在折叠小马扎上,嘴里还叼着卷烟,看他满脸忧愁的样子,周安估计他今儿生意不是很好,或者没有生意。
这二十多岁摆地摊,要么是刚入行的,要么就是家里有人是干这行的。
摊主看到周安拿起摊位上的东西,连忙面色一喜,开始卖力说相声了,而且还是单口相声。
“大哥,一看您就有眼光的人,我这摊子上都是一等一的好玩意。
您看这,瓷器、字画、铜钱,要什么有什么……”
“都是一等一的物件?骗谁呢,我就算不懂古玩,但也不是傻子啊!”
周安把自己手里的这个小瓷碗,给摊主看了看,然后嘲讽一声道,“你自己看这碗底的落款。”
“落款怎么了?这可是清朝乾隆年制的。”摊主也没发觉这瓷碗有什么问题。
“这乾隆是清朝的没错,可是你把‘乾隆年制’写成这样,那就是一眼假了,你也敢说成一等一的好玩意?”
摊主被周安说得有些发懵,偏偏又不知道如何反驳,毕竟自己水平有限,另一个就是他也不知道周安看出什么了。
于是,只好尴尬地压低了声音,“这是朋友的东西,放我这卖的。”
周安‘呵呵’一声,“那你还是给你朋友送回去吧,要是打碎了就说不清了。
你看看这‘乾隆年制’的制,这种写法只有在解放以后才出现的,清朝还没有这种写法,知道吗?”
一听周安这么说,摊主这才给自己脑门来了一记,他暗道:玛德,这次进货亏了,这仿制的也特低端了吧,想当古董是卖不出去了,下次要找老曹说道说道。
“哎呀,大哥,您不说,我还没发现呢,还真是这么回事。我这就收起来,收了瘫子还得给我朋友送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www.31xiaoshuo.com/182/182541/71226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