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逍遥侯

第1067章 弃暗投明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大队人马进入博州之后,按照惯例,柴熙让和杜太贵妃被安置进了兵马总管府,李中易本人则住进了知州衙门。

    原本,按照参议司制订的作战计划,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有拿下博州后,快速整编溃军的内容。

    符昭信带来的五万朝廷禁军,以及临时征召的三万乡勇,除去重伤和战死的人,绝大部分都被堵在了城中,成了战俘。

    小部分溃军逃出西门和北门后,李勇所部的骑兵营早就等着他们了,真正逃出去的人,恐怕不足百人。

    也就是说,李家军虽然拿下了博州,却多了几万张嘴要吃饭,这的确是个大问题。

    朝廷的精锐禁军,不仅清一色的都是汉民,而且,他们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壮汉,身体素质棒极了。

    除了李家军之外,当兵吃粮,杀敌领赏,是这个时代的固有养军传统。

    总而言之,就是谁给饭吃,谁给官做,军汉们就听谁的指挥,压根就没有所谓的民族观念。

    七万多名壮汉,如果不妥善的予以处置,等主力大军西进之后,势必会闹出大乱子。

    如果是别的军阀部队,抓了这么多的战俘,在粮食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后患,很可能采取白起的策略,将他们全部坑杀掉。

    如果,粮食足够的话,战俘们都会被贬为奴隶,然后转卖给土豪之家,从事贱活。

    被李中易用民族大义武装起来的李家军,从来就不怕战俘多,运行起来日臻完善的镇抚系统,自有一整套分化瓦解战俘的成熟方案。

    早在李中易起家之初,就屡屡整编过各类败军,这么多年过去了,经验已经丰富之极。

    在战俘之中,伍长以上的大小军官或是骨干分子,都要从俘虏堆里挑出来,单独予以看押。

    然后,李家军的独门绝招,也就是“诉苦大会”,就会闪亮登场。

    俗话说的好,统帅无能,累死三军。反过来说,有什么样的统帅,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兵。

    一支拥有民族责任心和荣誉感的军队,至少在军官的层面,必须有文化,哪怕是普通的士兵,也不能是纯粹的文盲。

    和同时代的任何一支军队都不同,在李中易多年的熏陶和鞭策之下,李家军中的将士们,上到都指挥使,下到入伍一年以上的准老兵,识得1000字以上的比例,高达95%以上。

    之所以无法做到100%,主要是因为,有些乡下的土包子确实是榆木脑袋,压根就不是读书的料。

    众所周知,在李家军中,提拔军官的必要条件,除了军功之外,就不可能是文盲。

    逢晋升必考试的原则,贯穿于整个军官提拔体系的每个角落,已经成了深入人心的铁律。

    老话说的好,狗急跳墙,兔急咬人!很多时候,这人呐,也都是被逼出来的。

    为了提高部队的文化水平,李中易别出心裁的作出了规定,入伍超过一年以上的军官和士兵,进行按月的文化考核。

    如果有人识不得1000字,除了当众赏军棍十下,并罚一个月不许吃肉。

    在令人恐惧的鞭刑威慑之下,被人骂作是鼻屎国的李加坡,几乎没人敢在大街上吐痰,或是乱扔垃圾,或是酒驾醉驾。

    李中易治军的逻辑,其实很清楚,那就是赏罚分明。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同理,重罚之下,军法之威就可以彻底的彰显出来,令人轻易不敢犯法。

    随着李中易的一声令下,李家军的镇抚系统被彻底的动员了起来。有文化有见识能说会道的各级军官和老兵们,左手提着小酒壶,右手拿着烤羊腿或是烧鸡,兜里揣着炒瓜子,三五成群、拉帮结伙的钻进了禁军俘虏的大营。

    “我说哥哥们,小弟我以前就是个猎户。知道啥叫猎户不?唉,他娘的,比地主家买来的家奴,还要贱上三分呐。嘿嘿,你们现在再看看老子,吃香的,喝辣的,穿衣不要钱,每月的俸银还可以寄回家里去,让堂客收着,养老子的几个娃。”

    “哦,哥哥每月名义上的饷钱三贯,实际才到手八百文?唉,那些喝兵血的军官,真他娘的不是个玩意儿。尼玛,他们连肉都吃腻了,哥哥却在喝西北风。八百文啊,在开封城里,别说娶娘子了,就算是想逛一逛青楼,也是办不到的啊。”

    “龟孙子的,老子辛辛苦苦的种了一年的地,到头来,连口粮都存不下来,那些个地主老财,实在是太狠了,逼得老子活不下去了,就投了咱们李大帅。”

    “我说兄弟,别楞着呀,吃着喝着,咱们慢慢的唠叨唠叨家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s://www.88dus.com/xiaoshuo/42/42832/41049726.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88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