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嫔不知道其他母子在谈起学业这件事时候是怎样, 她只知道她和大阿哥每次提起她都能被自己大儿给孝死。
虽然惠嫔不是小太子母,也没有照顾他,但是别以为这样她不知道小太子在尚书房读书况了。
毕竟惠嫔现在确实是没有什大逆不道心思, 更没有想着让自己儿子取代小太子, 但是同样都是皇帝儿子,也同样都是在尚书房读书,出于比较心理也,不服心理也罢,惠嫔在关注大阿哥学业同时也忍不住关心小太子。
一开始惠嫔满心以为自己儿子岁数在小太子之上,理解和学习能力肯定也在他之上,毕竟小太子岁数小, 说不定还没有开窍嘛。
结一开始有多期待,后面有多失望,尚书房里确实是有人在读书这件事上面迟迟没有开窍, 但是这个人不是别人, 正是她大儿!
惠嫔:“……”
小丑竟是她自己?
虽然没有人知道惠嫔心思,但是她也还是觉得尴尬, 同时也得呀,她儿子那不争?
明明都比小太子要大两岁, 结在学业上没有压他一头算了, 居然快要被人反过来压一头了?
“我看你是想活活把我给晕过去了。”惠嫔扭了大阿哥耳朵一后道,“让你多花点心思读书能要你命吗?”
大阿哥:“……”
嗯呐。
“额娘,您以后要是不想话,我也有一个办法。”大阿哥揉了揉被扭耳朵道。
“什办法?”惠嫔问道, “你以后埋头苦读?”
“额娘您真逗。”大阿哥笑道,“当然是您以后只管问我骑马射箭学得怎样是了,旁您别问。”
“我保准您这样做话, 天天能把您给乐坏了都。”
惠嫔:“……!!!”
能不能乐坏她不知道,反正她现在快给坏了都!
……
和惠嫔不一样,静每次问起小太子学业没有时候,也不是因为他不是她亲,她不上心,实在是小太子太聪明了,读书对他来说竟然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所以这让静怎?
他太聪明了学得太了吗?
康熙今天来景秀宫也在跟静说起小太子和大阿哥读书事,虽然两个都是他亲儿子,但是要说像他话,还是小太子最像。
因为康熙也是那种喜爱读书人,即便如今他已经当了皇帝,不再像小时候那样需要日日去读书学习,但是他也依然是一有空是书不离手。
像南宋朱熹所《观书有感二首·其一》中两句诗一样: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像想要保持池塘水一直清澈见底要一直注入活水一样,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接受新鲜事物,那他大脑才会一直保持活跃和步。
“在这点上面保成做得很,小小年纪已经明白读书处了,是保清……”一提起这个大儿子,康熙忍不住摇头,“真是榆木脑壳一个。”
他们满人是在马背上天,所以大阿哥喜武康熙其实是没有任何意见,像他自己至今也没有把骑马射箭本事给落。
但是喜武同时不能厌文,要知道武能□□没错,但是文能治国,这两都是同样重要。
且现在大清江山已经来了,接来要如何治国平天才是重中之重。
静其实明白康熙意思,但是有些话她却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说。
她知道康熙现在是真想要栽培小太子,让他继承江山大统,但是她也知道历史上康熙和太子这对父子结局是如何,同时更知道日后小太子和大阿哥对着同父异母亲兄弟会斗争得有多厉害。
不得不说人心都是偏,虽然静接触过大阿哥几次之后知道他是个孩子,但是她承认自己也确实是更偏爱小太子。
所以她要提醒康熙该怎正确对待大阿哥读书这件事吗?要是提醒了话会给以后太子添麻烦吗?
这样想法在静脑子里转了一圈之后,她最终还是决定开口提醒。
因为她都已经穿越了,说不定早已经扇动了蝴蝶翅膀,让历史走发了改变。
再则静现在看着小太子和大阿哥这对小哥俩相处,虽然他们经常互相别苗头,但是说实在话,看着更像是兄弟之间意之争罢了。
退一万步讲,即便日后他们小哥俩真有能会因为争夺储君之位破了脑袋,但是目前言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www.31xiaoshuo.com/178/178257/67411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