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不挪用公中银钱。这么些年下来,娘没拦着她们藏私房钱,娘自己还能不留点私房钱?”说到私房钱,于大娘别提多有底气了。
本来么,她对于大嫂她们三妯娌就从不苛刻。相对应,于大嫂她们三人也别想反过来要求她这个婆婆必须把手里有银钱都分给她们。
“那娘就自己收着。等以后小福禄他们都长大了,娘喜欢哪个孙子和孙女,就给谁买糖果吃。”许小芽笑了笑,顺答如流。
以说,许小芽这几年还是成长了不少。早先她可不会这般拐着弯的跟于大娘说话,而今却能很自然而然的说服于大娘了。
“娘还能少了给孙子孙女买糖果银钱?”被许小芽的语逗笑,于大娘到底还是松口妥协了,“成成成,而今咱们这个家里,媳妇是最大的。说什么就是什么,娘都听你。”
如若是别的时候、为了别的事情,许小芽肯定会反驳于大娘此时此刻的说法。但是为了说服于大娘不跟她抢着给银钱,许小芽索性就认了于大娘:“嗯,都听我。”
于大娘自然不会觉许小芽一朝变脸换了个人,而且还故意想要跟她抢着管家。恰恰相反,于大娘巴不许小芽以后都能强势起来。这样一来,于大娘就能彻彻底底放心了。
给银钱这事,于老汉倒是没有多说什么。家里银钱,他向来是不管的,都交给于大娘管。而且在于汉心里,他很赞成许小芽说。虽说一家人不必那么清楚,可如若能免去一些矛盾和冲突,当然就是最好不过了。
再者说,于老汉也有私心。跟于大娘一样,于老汉也是偏疼小儿子。既然小儿子如此大有出息,那么就一直让于家其他三房占小儿子好处。唯有这样,于家其他三房才不会仗着自己是哥哥嫂嫂,日后万一哪天起了贪心,却反过来当白眼狼。
像五水县府宅,于家三房可以住,但他们所有人心里都清楚,买府宅银钱是四房出的。像五水县铺子,于家三房都在努力赚钱,但他们不能忘记,铺子也是四房花钱买下来的。
而今不过是一辆马车而已,房又不是出不起银钱,没必白白给于家其他三房送去可以说是非把柄。退一万步讲,哪怕于家其他三房不一定会说,但可以提前规避就及时规避,委实能省去不少口舌之争。
不不说,在大方向上,于老汉看更长远。他甚至从来不会提他和于大娘来给银钱的,直接就接过了许小芽给银钱,丝毫没有拖泥带水。
于书楷倒是没掺和买马车这事儿。虽说他确实不用去大儒那里,可他本还写,不能中断。趁着这两天还没出发离开府城,于书楷抓紧时间在赶进度,连李君懿那边都没有及时知会。
直到临出发前一日,于书楷才去找了李君懿,告知他们一家即将离开府城的事情。
“游学?好端端的为何游学?写文章没问题啊,而且越来越好,都快赶上我了。”李君懿对于书楷的进度很是了解,全然不认为于书楷的文章有哪里写不好。
反之,李君懿觉于书楷现在正一日比一日厉害,很快就能跟他比肩,明明就是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少了灵气。”于书楷耸了耸肩,忍不住就无奈勾起了嘴角。这两日他写本写很顺手,在某个霎那忽然就明白了大儒对他点评从何而来,“李兄,最简单例子,一直都很喜欢我写本,却从来不会觉我文章写足够好。”
“本跟文章本来就不一样。本是讲故事,哪怕文采不够,但故事精彩,就很能吸引人,也能让人忍不住神怡。”说起于书楷的本,李君懿无疑是最忠实读者,止不住的夸赞。
“李兄,刚刚答已经是最佳答案了。”说来也是好笑,于书楷从始至终都只是将写本当作赚银子手段,并未太过上心。可也恰恰正是话本,他写最随意,最是没有压力。
反之,在写文章这一路上,他始终都在很努力精进自己才学,不断的往上攀爬、追逐,下足了功夫却也仅仅是在往既定套路上走罢了。
换而言之,他或许能按着既定套路走很顺利,也能写出固定模板下好文章,却不可能有任何突破,亦达不到大儒对他标准和求。
听着于书楷的答,李君懿先是微微皱眉,稍稍沉思之后,不由就摇摇头:“是我太过短浅了。”
“确实,本哪怕有再多不足之处,依然能长久吸引我坚持不懈想要深/入、并且随之追逐。在我眼里和心里,本不可挑剔。我非但不会觉本里那些不足需改进,反而觉这些不足极为巧妙增添了本的精彩,甚至认定本本身就理当如此。”李君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www.31xiaoshuo.com/175/175236/67351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