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耳正骑着青牛出函谷关,听着虚空之中的声音,也停下了,顺着声音朝虚空之中看去。
只见从威严雄关内,走出一中年人,其周身淡白儒雅之气环绕,中年人嘴角带着淡淡微笑,身是凡躯,却凌空虚渡,脚下每走一步,都引起阵阵涟漪,神妙至极。
李耳静静的瞧着来人,心里没有太大的震惊,似乎早有预料一般。
函谷关走出的中年人四十岁左右,李耳如今是六十岁。
中年人走近之后,朝着李耳微微行礼道:“在下鲁国,夏邑,孔丘,见过先生!”
李耳居于青牛背上,微微点头回礼道:“楚国,李耳。”
李耳说罢,便走下了青牛的背,两人相对而立,相隔五六丈远。
“哞哞!”青牛叫了几声,随后打了一个轻快的牛尾,便悠然的走向了河谷边,那里水草丰茂。
函谷关外,余下两人。
只见两人周身皆是升起玄妙之气,李耳周身显化紫金气华,道妙至真。孔丘周身淡白儒雅之气涌动,汇聚天地间无数文气。
两股气势冲天起,正面相对,各不相让。
两人这一交锋,瞬间震动了天地人三界,引得无数大神通者神识纷纷降临查看。
“道教教主李耳与儒道孔丘,竟然是两人……”
“李耳乃是太清圣人分身,道家此刻是诸子百家之首,而儒道虽然新立,但孔丘一人能够立儒道与圣人大教争锋也是惊才艳艳之辈!”
“道兄说的对极,两人身上气势相当,二人论道恐怕也是不相上下!”
“静静去看!”
此刻,洪荒各路大能神识降临,关注着两人。诸子百家学说钜子也尽数至函谷关附近,观其二人论道。
……
两人俱是盘腿而坐,悬于虚空之上,周身气势都已积蓄完毕。
孔丘缓缓睁开双眼,问道:“先生,晚辈心中又许多疑惑不解,还请先生解惑。”
李耳脸上古井不波,淡淡开口问道:“可!”
这一刻,洪荒三界各路大能及诸子百家钜子都集中起了注意力,两人间的论道,开始了!
孔丘问道:“敢问先生,何为道?”
孔丘问罢,周身淡白色儒雅之气尽起,缓缓朝李耳侵袭而去。
李耳没有迟疑,回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
李耳声音落下,陡然间,虚空中响起阵阵仙音,祥云万道,李耳周身气势升腾而起,无尽紫气环绕,正面回击孔丘儒雅之气。
孔丘听了李耳的回答,点了点头,又开口说出自己的理解,“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规律何曾说话,春夏秋冬四时运行不怠,万物自然地生老病死,一切都按照自然规律在运作,此为天地运行之理!
孔丘说完,周身儒雅气势再次增强,有盖过李耳紫气之势。
李耳不急不缓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李耳说完,身后紫气大放光芒,无尽紫气相互穿插编制成了一张紫气大网,朝孔丘笼罩而去。
孔丘脸上并未露出慌乱,又是开口道:“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孔丘说罢,淡白色之气汇聚而起,人间有正道,天地有正气,一把君子正气之剑俨然形成,君子正气之剑朝紫气巨网劈砍而去。
……
两人盘腿静坐于虚空之中,持续论道,唇枪舌剑,各不相让,从世界观到人生观再到价值观,最后至行事之方法论,两人尽是将心中所想一一阐述!
两人周身霞光闪耀,道韵流传!为诸子百家学说之争开了一论道先河,大争论道相争之世,正式拉开了序幕。
此刻,洪荒无数大能,瞧着两人论道如此,心中无一不动容!
“此种论道根本不亚于圣人间论道,谁敢相信此等的论道竟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