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朱慈炅为日兴隆商号的开张和飞梭织布机的“发明”欢欣鼓舞时,整个华北地区那场史无前例的超级大旱灾终于爆发了。
明末这场超级大旱灾是有史料记载以来,持续时间最长、波及范围最广、造成破坏最大的自然灾害,这场旱灾持续了将近五十年,四省一京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区域除了沿海少数地区其余几乎都被波及,直接导致华北地区十室九空,大明王朝轰然崩塌!
后世的史学家和气象学家分析,这场大旱主要是由千年一遇的“小冰河时期”造成的,明末那段时间正好是小冰河时期的巅峰,冬季的酷寒导致降雨区域南移,华北旱情越来越严重,粮食产量急剧下降,几千万人口沦为饥民。
朱慈炅穿越而来,并且成功登上了帝位,他可以改写历史,将崇祯改为崇正,却无法避免这场旱灾,因为这场旱灾并不是人为造成的,而是天灾。
崇正三年二月,四川、陕西、山西、河南、相继爆发旱灾,消息传回京师,朱慈炅顿时头大如斗。虽然他早有心理准备,但这么大范围的旱灾猛然爆发还是让他措手不及。日兴隆还在起步阶段,一年之后能出效益就不错了;飞梭织布机也才刚“发明”出来,要形成经济效益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大明还是那么穷,国库里依然只有两千万两白银。
到底赈不赈灾,这是个问题。
如果赈灾,两千万两白银丢到将近三千万人口中,每个人都分不到一两,不算各级官员的盘剥和粮食运输的成本,两千万两投进去灾民连稀饭都喝不饱!
如果不赈灾,五省饥民必定会揭竿而起,农民起义军必将遍地开花,我们的崇正皇帝朱慈炅恨有可能又要走上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老路,变成亡国之君!
这明末的大旱可以说是一个千古难题,不管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遇到这样的大旱他们照样得歇菜。那我们的崇正皇帝朱慈炅呢?他会放弃吗?
当然不会,穿越而来时那十五天生死之间的徘徊,早已把他的意志锻造的坚硬如铁、百折不挠,在这种生死攸关的大事面前他当然不会轻言放弃。只是,到底怎么办呢,这还真是个难题啊!
正当朱慈炅还在苦思对策时,农民起义却已成星火燎原之势,猛然间扩散开来。
早在崇正三年正月初,便有陕西农民起义军王子顺、苗美拥三四千之众,南下围攻韩城。
正月十五日,陕西巡抚杨鹤率大军前往韩城招抚王子顺,解韩城之围,王子顺见官军势大,韩城已不可下,无奈接受招抚。但苗美拒不受抚,引军北去,于四月,被清涧秀才李攀龙杀于贺家湾。
四月二十八日,王子顺以为苗美报仇为借口复起,他害怕陕西巡抚杨鹤再次率大军前来招抚,干脆从神木渡过黄河,直扑山西,攻陷蒲州后又分兵二路,东攻赵城、洪洞;西攻石楼、永和等,并由此开始自号横天一字王。
而后,许多陕西的农民起义军纷纷效仿王子顺,从神木渡过黄河,攻击襄陵、吉州、太平、曲沃等州县,从此起义烽火燃遍山西和陕西。
这个时候农民起义军已经有了一定的章程,他们通常以“营”为单位,每营都有头目一名,各营之间相对独立,时分时合,有时候组成一大股攻城掠地,有时候又分散开来各自为战。
由于农民起义的人数太多,明末参与围剿的官兵都不明白农民军到底有多少营,开始的时候有三十六营之说,后面又出现了十三家七十二营的说法,反正就是多如牛毛,无法计算,能排上名次的大概有十三位:
第一位是府谷王王嘉胤,这个王嘉胤前文就提到过了,是王二首义之后第一个站出来响应起义的,在崇正元年就已经组织攻下府谷县城,并设官称王。后面发展到三万多人,转战陕西、山西、甘肃等地,声势浩大,是农民军前期当之无愧的老大,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王自用等都是他的部下。不过这个王嘉胤比较倒霉,崇正四年就被他的手下给暗杀了,不然说不定后面就没李自成和张献忠什么事了,建立农民政权的必定是他王嘉胤。
第二位是紫金梁王自用,府谷王王嘉胤手下的头号大将,农民起义军三十六营的盟主。前期一直跟随王嘉胤,当上盟主不久就病死了,不然后面肯定也比李自成和张献忠名气大。
第三位是闯王高迎祥,他是第一任闯王,李自成的舅父,曾以贩马为业,擅骑射,臂力过人,崇正元年就在安塞揭竿而起,是农民起义军中资格最老的头领之一,这会儿也是府谷王王嘉胤的手下。
第四位是闯将李自成,第二任闯王,大顺政权的创始人,本来是个驿站的驿卒,因丢失公文被裁撤了,后面又因不堪债主的催逼把债主杀了,再后面又将出轨的妻子给杀了,两条人命在身,他不得不逃往甘肃去投军,结果军中参将克扣粮饷不发,他又组织兵变把参将王国和当地的县令全杀了!要放现代,这就是一杀人狂魔!还好明朝那会儿还没有网络,要不他怎么可能一次次逃脱制裁!大概是人杀太多了,他不敢再去当兵了,干脆转头了农民起义军,这会儿还是个小队长。
第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