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军工帝国

第五卷 第十七章 舆论引导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看罢卢象升的奏折,朱慈炅不由想起了吴梅村所负责的《新京报》,要他尽快把首刊编辑出来,怎么现在还一点动静都没有呢?首刊的内容都给他想好了,就是报道辽东大捷的相关消息,那么多人和事,随便写写就不止十篇文章了,按他的文采应该早就编辑好了啊!

对《新京报》的刊行朱慈炅是相当重视的,后世的经验告诉他,只要掌握了舆论宣传的喉舌,就能把握国家发展的方向。

你想要干什么就使劲赞美、夸奖,把这样做的好处尽量夸大,老百姓就会认为必须这样做,才是对的;你不想别人干什么,就使劲批评、谴责,把那样做的坏处无限放大,老百姓就会认为要是那样做,就是错的。这样,不管你想做什么,都会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推行起来事半功倍。

朱慈炅现在有很多事情就必须舆论的支持才能推行下去,像推广西学,培养机械、物理、化学方面的人才;鼓励经商,建立市场经济体系;与洋人合作,发展对外贸易等等。

这些事情本来就是无所谓对错的,但是他们必然会触动某些阶层的利益,有很多人眼里可是只有利益没有国家,一旦动了他们的利益,他们便会疯狂反对。老百姓一般是不持什么立场的,但他们有盲从心理,很容易被这些利益阶层煽动一起来反对,到时候要推行就难了。

现在有了报纸就不一样了,这些事情都可以通过报纸宣传引导,潜移默化的让老百姓认识到这样做的好处,到时候再推行起来那些利益阶层想反对就孤掌难鸣了。

可以说这《新京报》是他推行新政的关键,但吴梅村那里却迟迟没有动静,他怎么能不着急呢。既然吴梅村不来主动汇报,那就只有让他被动来汇报了,于是朱慈炅对着门口大喊一声:“曹公公。”

曹化淳应声而入,恭敬的行礼道:“微臣在。”

朱慈炅把奏折往书桌上一扔,有点不悦的道:“通知吴梅村给朕来汇报一下《新京报》的编辑情况。”

曹化淳领命而去,没过多久,吴梅村捧着一张折叠好的报纸过来了。

朱慈炅看见他手里的报纸,以为他都编辑好了,不由兴奋的道:“这是编辑好了吗?快给朕看看。”

吴梅村恭敬的将报纸递上来,羞愧的回道:“这个,这个,微臣无能,还没有编辑完,请皇上责罚。”

朱慈炅闻言,并没有马上发作,而是接过报纸仔细的看起来。

按他的提示,报纸的纸张用的是最差的,没办法,这年头可没有广告收入,十文钱也就相当于后世的一块多钱,要有利润就必须压缩成本,所以这纸张自然要用最便宜的。

整张报纸并不是摊开的,而是折的方方正正,大概书本大小,正面是报纸的封面。

封面正中间写着三个规整的隶书大字《新京报》,三个大字旁边是题字人的签名:大明内阁总理大臣摄政王,朱由检。

恩,这五叔的字倒是越写越好了,很有大家风范,看样子这几年奏折没白批啊。

封面的左上角写着一副对联:国事,时事,天下事,包罗万事。要闻,新闻,时政闻,百姓皆闻。对联旁边又是一溜小字:大明内阁首辅礼部尚书,徐光启。

这两人都是朱慈炅打了招呼的,一个摄者王、一个内阁首辅,证明了报纸的权威性,能起到很不错的广告效应。当然如果是他亲自题字,那更能证明报纸的权威性,奈何他那笔字写的,实在是拿不出手啊,权威性是有了,这美观性肯定会受到影响,所以他想了想还是算了。

封面的右下角也是两溜字,注明了刊发机构和日期:大明通政使司衙门刊行,崇正四年月日。

这封面倒是美观大方,有权威,有内涵,让人看一眼就有读下去的欲望,不错,不错,朱慈炅点了点头,缓缓的将报纸展开。

他看了看正面稀稀拉拉的两篇文章和一首诗,又有点不甘心的把报纸翻过来,看了看反面,一片空白!

朱慈炅瞬间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他把脸一板,生气的问道:”怎么回事,这么多天了才两篇文章!“

吴梅村惶恐的跪在地上磕头道:”微臣无能,微臣无能,微臣......实在不知道该写什么好啊!“

朱慈炅闻言,一拍额头,好吧,自己有点太想当然了,这货又没看过报纸,怎么知道报纸该写些什么呢。难怪让他宣传辽东大捷,他就写出两篇文章,一篇介绍三台子堡之战的,一篇介绍盖州攻城战的,还有一首赞美大明将士的诗,其他就没有了。

朱慈炅想了想,口气一变,轻声宽慰道:”起来吧,朕不是要怪你,只是这《新京报》以后可是要天天刊行的,你这速度怎么保证天天都出新刊?“

吴梅村抹了抹额头的冷汗,爬起来躬身道:”微臣愚钝,有负皇上所托。“

朱慈炅继续宽慰道:”这个不怪你,是朕没跟你说清楚。“

吴梅村闻言,感动莫名,恭敬的请教道:”请皇上赐教。“

朱慈炅思考了一阵,问道:”你对太傅了解多少。“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s://www.ybdu.com/xiaoshuo/27/27983/12770846.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