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群龙传

第一回 上 从父训张青出南阳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混沌初开盘古,往来争夺荣辱。有道明君登九五,四海归顺飞鸣服。沧桑几经沉浮,贤臣择保明主。匡世英雄展宏图,业绩名垂千古。

一曲西江月吟罢,引出汉末三国架空史话一部,话说历代天皇神帝,自上古三黄五帝到东西两周八百年三十七朝帝王,之后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神州,传到二世胡亥,他荒淫残暴,横征暴敛,官逼民反,恼得天下英雄豪杰,啸聚山林,纷纷起义;这中间就出了汉高祖刘邦,芒砀山斩蛇起义,三载灭秦,五年破楚,遂创得西汉大王朝!

那时候是父传子,家天下,刘家一直传了十二位皇帝,到西汉末年朝中出了大奸臣王莽,三杯鸩酒害死孝平皇帝,翁夺婿业,王莽建立大新朝,自称天凤皇;后来汉高祖九世玄孙刘秀在南阳宛城起兵,十五载扫灭莽新政权,汉室天下失而复得,历史上称这段叫光武兴汉,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后,刘家又传了十二位皇帝,这才又要改朝换代,开创历史新纪元!

话到此处,咱们就要言归正传了。话说在东汉末年的南阳郡宛城县,出了一位英雄,此人姓张名青字俊台,乃是大汉开国神相张良的后人;从小就胸怀大志,聪明不彰显,为人仁厚,喜结交天下英雄,远近皆知其名。张青自幼随父学医,从舅习武,其父张希,乃是朝廷的医官,汉时候叫太医令。这张氏家族乃当时的医学大家,其中最为有名的一位就是张机张仲景,被后人称为“医圣”,他的巨著《伤寒杂病论》更是闻名后世。宛城张希一家呢,乃是大汉“开国神相”张良一脉传承下来至得今日的直系亲缘,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望。桓帝、灵帝时候,曾多次召张希进宫,给皇亲大臣看病;张希不仅医术高超,而且为人正直,慷慨仁善,在地方上常常给穷苦的百姓看病,救死扶伤不求回报,因此是深得人心。

这大汉朝传到恒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衰败了,等恒帝再传位给灵帝,那更是江河日下!这二位登基后都一个德行,荒淫无道,不理政事,致使纲纪败坏,豺狼当道;于是朝中外戚弄权,妇人乱政,宦官横行,地方上更是战乱频频,军阀鹰扬,狼烟四起,农民百姓起义不断,从建宁元年(168年)到中平元年(184年)的这十几年间,见于史籍记载的起义就不下十几起!最终导致中平元年(184年)初爆发了一场带有宗教性质的全国农民大起义-黄巾起义,咱们稍后再表。

张希在这个历史时期做为一名享誉盛名的医生,可就光剩操劳了,可说是呕心沥血!整天看病瞧诊,加上他给穷人瞧病不收取分文,慕名而来的那真是络绎不绝,结果最后劳累成疾,五十岁刚出头就死了。弥留之际,张希就把儿子张青叫到跟前,跟他讲了这么一段话“吾行医一生,呕心沥血,救扶无数,然天下之乱,非医术所能救其本,治其根,吾儿有志,当学医为辅,不令其荒废,而另习治世之术,拯救黎民,则吾愿足矣。”说完,老人家是辞世而去。

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张希以自己的人生阅历教谕儿子,行医济世固然是好事,可是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光靠自个每天瞧几个病号想拯救天下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那无异于杯水车薪。张希是个明眼人,看出儿子虽然年纪尚幼,但是素怀救国救民的大志向,因此在临死前说了这么一席话,激励张青不能光学医了,要游学天下,习治世之道,将来才能够济世救民,正所谓*******,一遇风云变化龙!知子莫如父那!

书说简短,张青悲悲切切地将老父亲埋葬入土,丧葬料理完毕,守孝百日之后;他下定决心,谨从父亲遗愿,要学游四方,成就男儿之志!

张青先散了家财,救济宛城里的贫苦人家,把家里的药房托付给大管家张七打理,又把母亲王氏王夫人,妻子郑氏和儿子张棕,时年张棕方才两岁,都接到舅舅家,托付给舅舅家照料。张青这个远房的姑舅也是宛城里的一条好汉,此人姓任名雄字功显,官拜武猛校尉,属于地方上的一个武官职位,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县级公安局局长。

这个任雄生得身长九尺,虎背熊腰,有擒龙杀虎之力,擅使一杆金鼎八角长锤,锤上有八支棱角,又叫八楞锤,重达七十余斤,人送绰号“楞锤横勇无敌将”。他还有一匹良马名叫黑云吞火神龙驹,头至尾丈二长,蹄至背八尺五,浑身上下的毛像漆刷墨染的一般,油黑锃亮,唯独马鼻子前头有一撮红毛,因此叫“黑云吞火”。相传此马乃当年大漠以西乌孙国进贡给灵帝的三十六匹神骏之一,乌孙是个游牧民族,善养良马,又叫“西极马”,当时有“大宛产天马,乌孙出神驹”这么一说。

这匹马起先被灵帝赐给了幽州牧刘虞,因其性烈,极难驯服;刘虞骑不得,就养在了军中。后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www.17k.com/chapter/54375/1901125.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