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土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写的太好了!这是当年孟子教诲宋勾践的一席话,什么意思呢?说人怎么样才能做到处乱不惊,安详自得呢?孟子就说啦: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以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古代的人,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
穷困时独善其身,显达时兼善天下!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精神,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如果得志,我要造福于天下百姓。即使不得志,我也要洁身自好,绝不与腐败势力同流合污。可说是一种人生处世的哲学,非常值得现在我们很多人去反省、去借鉴、去学习。
几句闲话带过,书接前文,小将军文聘马踏七营,枪挑剑砍,连带着南路大元帅孙仲,总共杀死黄巾军中上将一十三员,砍倒中军大旗一面,兵丁小校死伤无数,将整个南大营搅了个天翻地覆!
如今眼见文聘冲出七营,犹如虎上高山,蛟龙腾空,哪知张曼成是备好雕弓擒猛虎,排下香饵钓金鳖!带领黄巾军中仅有的三千骑兵追杀而来!
那位说他怎么来的这么快呢?原来老道深谙兵阵战法,按北方壬癸水、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方位,列阵四面围城,约定各守讯地,互为唇齿;四处营盘都立起了大旗杆,旗杆子得有一围粗,高八丈有余,直插云宵,上边有两个三尺见方的刁斗,一个刁斗上边是五色标灯,是夜间调兵用的;另一个上方是纛旗讯号,用作白天指挥作战,这叫刁斗信旗;不管是宛城里头有人突围还是外头来了救兵,白天来,就往这杆子上挂旗,夜间来,就挂灯笼;四周围营盘的人一见哪一方升旗挂灯啦,就知道哪一方有了军情!
文聘闯南营这会儿是白天,南营这边信旗一升,其他方位的军兵可都瞧见了,张曼成本想死困宛城,就提防着城中有人出来呢!一见南门旗起,赶忙点起机动力最强的骑兵前来,没想到小将军是猛鸡夺粟,杀透七道连营,在闯七营时留下了名姓,黄巾军中到这会儿这才知晓白袍小将的名号,恨的张曼成是咬牙切齿,眼中冒火,脚底生风,摧动三千骑兵,波滚潮涌般追杀而来!
文聘这儿正跑着那!见后头来了追兵,赶紧催马扬鞭,白龙驹有多快!马踏一条线,急溜溜直往前蹿!张曼成在后头远远望见前方一骑白影,就是撵不上,气得直喊“追啊!杀啊!别让白袍将跑喽!”光这儿练嗓子了,是干着急。
就在这个时候,突见前方水天一线之间,滚滚烟尘渺莽扬起,暗天遮地,仿佛无限兵马来到!张曼成一瞧,可就乐坏了,他乐什么啊?原来太平教把全国的势力分为三十六个大方,号称“三十六路烟尘”,彼此间遥相呼应,壮势声威!前番就有孙仲、孙夏领五万荆南大方的生力军前来增援,因此张曼成一瞧前方来了军马,他先想到的就是指不定又是哪路“烟尘”的救兵到了,来的可太是时候了!正好帮我堵住了文聘!甭提多高兴了!其实张曼成高兴的为时过早了,来的是援军么?确是援军没错!只不过不是黄巾军的“烟尘”。
此时就见尘土越来越大,脚步声,马蹄声震耳欲聋,别看声响大,但是人马肃整、步伐一致、除了马蹄声、銮铃声、脚步声、就连众将士的呼吸喘气的声音节奏都几乎一致,除此以外,再无杂音,这没有日复一日的严格训练是得不来的;从行进的速度来看,这是一支急行军,日行一百,夜走八十,是骤然来到!
但见旗帜鲜明,盔甲铮亮,人马精神,阵势开阔,队伍正前方是一大队骑兵,约有几千号人,群马奔腾使得尘土飞扬、遮天盖日,步卒弓队是紧随其后;可谓兵层层,甲层层,刀枪似麦穗,剑戟如柴蓬!军中各色旗号迎风飘摆,中军里竖立一杆坐纛旌旗,显得特别醒目,边拉青绒穗,金飘带双垂,旗上朗朗四个大字:兴邦义军!中间飞火焰,白月光里绣着一个斗大的“张”字儿,呼啦啦顺风飘摆,大旗两侧高挑着两杆认标旗,月白底绣的是黑字而。第一杆上绣的是:南阳医贤救家乡。第二杆写的是:旗开得胜荡群殃。两旗中间横着黄飘带,上绣四个大字:马到成功!嚯!瞧这阵势,真是威武雄壮那!
来的是谁呢?到这儿,相信大伙儿也猜着个八九不离十了,来的正是张青张俊台以及伏牛山的众多好汉儿郎。众人究竟是怎么来的呢?看官别嫌麻烦,还得容我倒陈一二。
头十回咱们讲的是南阳小英雄张青,游历天下,访走江湖;结识徐庶、李严、甘宁、凌操等一众好汉,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www.17k.com/chapter/54375/1988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