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龙泉万卷书,上天生我意何如,不能治国安天下,妄称男儿大丈夫!
书接前文!话说张青众人在伏牛山立下“兴义寨”,自种自吃,赏罚严明,习武练兵,日子过得倒也逍遥。这一日哥几个正在聚义厅议事,忽然山下有一人自称是“神上使”前来求见,那么来的这位是谁呢?
书中交待,此人名叫张曼成,正是太平教主张角的大弟子,当时张角手下时号有八大弟子,个个身怀绝技,有勇有谋;作为其首席大弟子的张曼成,此人可了不得,文韬武略,兵书战策,天文地理可说样样精通!深得张角的赏识与信任,授命他为全国督察联络使,主要负责联络、在全国各地传播教义等事宜,可说是权高位大;另外张老道还是“南阳大方”的都统领,何为大方呢?原来张角把在全国的势力范围划分为三十六个区域,每区为一方,大方数万人,小方七八千,每方有一个头领,这些人直接听命于张角;反抗汉室之声日渐强盛!南阳是太平教徒聚集的大区,因此称为“南阳大方”。
那么张曼成今日来到伏牛山为的是什么呢?其实啊,早在张青等人来到伏牛山之前,黄巾豫州区的大统领,也是张角八大弟子之一的“黄面鬼”波才,这波才也是绿林出身,他早知道汝南绿林盟主周仓手下兵强马壮,曾多次派人来到伏牛山,力邀周仓等人加入汝南黄巾军,并美其名曰合盟,其实就是要造反那!
当时周仓就发出手令,调集汝南绿林三十六山,七十二滩的各路大王齐聚伏牛山,商议此事;大伙你一言我一语,这就讨论开了,结果呢?最后分为了两派,其中以刘僻、龚都为首的几个头领形成了“保黄派”,力主加入黄巾,共谋大事!又有以廖化、裴元绍为首的“斥黄派”,觉得太平教以道术幌人,集乌合之众,成不了大事,主张继续占山为王,发展自个的势力。两派吵的不可开交,最后都要动上手了!这下可难坏了周仓,其实他心里也是比较排斥太平教的,但这会儿要是一口回绝人家,难免手下有人会不服,况且如今太平教强盛,得罪了他们说不定立马就要刀兵相见!因此周仓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也赶巧儿了,就在此后不久,张青率领众英雄上山,周仓、何曼如同见了见再生父母一般,带领绿林齐心归附!周仓这会儿可有主心骨了,就把黄巾征召一事说给张青等人;那能答应么?本来张青对太平教这种“善教符水咒语,荧惑人心封神”的“伪科学”、“救民思想”就十分反感,如今一听又搞什么合盟?知道张角这是要图谋不轨,因此极力反对!
周仓自然听从大哥的意见,把黄巾使者打发走了。使者回去跟波才一说,他也没辙了,就把这个情况禀报给了大师兄张曼成,张曼成是全国三十六方的联络督察使啊!就好比张角散在天下四方的眼睛一般,忠心耿耿,觊觎汉基;听波才一讲汝南的情况后,心说这周仓是汝南绿林总瓢把子,兵多将猛,如今又来个了张青,若是能说得这帮人入伙,那将来我家主公起事是又得强援那!看来我得亲自去一趟伏牛山,众人要是答应,万事皆休;若是不依我言归顺,我也要想方设法,先除却后患!就这样算计已定,老道一方面为了表明求贤若渴;另一方面又持勇自傲,藐视群雄,这才单枪匹马,只身一人就来到伏牛山,报上名号要见众人!
这会儿张青等人一听就明白了!心说得!这是张老道亲自游说来了!张青看看徐庶,那意思军师有什么良策?徐庶略想了一想,就把凌操唤至面前,低首耳语如此这般的交待了一番,而后传下话去,有请“神上使”到大寨一叙!
当兵的把传话下去;不多时候;就见从厅外台阶之下,昂然走上来一个人,众人聚目一看:就见进来的这位,身高在九尺以外,大骨头架子宽肩膀,身材偏瘦但十分精硕!头戴一顶鱼尾道冠,插着金边,外面用黄缎子裹着,顶梁门上镶着一块宝珠,脑袋一晃跟着是闪闪放光,身上穿着黄缎子的道袍,外面罩上月白锻的八卦仙衣,圆领大袖,腰系水火丝绦;下面是黄缎子的道裤,脚蹬一双白袜子开口道鞋。斜背一口宝剑,手里拿着一柄金蛇杖,三缕长须飘于胸前,迈着四方步来到众人近前,看那样子能有三十几岁,倒也带着七步的威风,八步的煞气!再往这位脸上看:面似生羊肝、细三角眼、眼角往下耷拉着,一对狼眼珠朝外努着,是灼灼放光!鹰钩大鼻子尖,下面长着一张鲢鱼嘴、嘴角往上翘着,似笑非笑、皮笑肉不笑,满脸的一副老谋深算,奸诈凶残之相!
张曼成进得聚义厅,转着眼珠,四处蜇摸了一番,单手打个问询,施一辑道“无量福!敝下太平教道人张曼成,见过各位大王!这厢有礼了!”众人还礼,一一引荐完毕,张青吩咐声赐座看茶,底下喽兵摆上座位张曼成坐好,又献上香茶,茶罢搁盏。
这时候张青就问了:“张天师,我等久居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www.17k.com/chapter/54375/1924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