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情况还好,在野马战斗机最新改型p-51b的护航下,数量恐怖的b-24与b-17这两种战略轰炸机对德国在西欧的占领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破坏,甚至德国本土最重要的工业带鲁尔区也因此蒙受了不小的损失......
虽然德国空军和防空部队1943年的前9个月里以损失飞机1万2千多架、高射炮3千多门、永久性减员2万余人(仆从**队不算)并有万余平民死亡(不包括占领区)的代价击落了2万多架盟军飞机(其中战略轰炸机逾7千架)、毙俘敌军7万人以上,但是算上德国工业的损失,盟国依然稍占上风,而如果考虑到盟国工业总量远轴心国阵营,那便宜就更大了。
然而,随着德国潜艇在破交战时大量使用命中率奇高的声自导鱼雷,盟国的运输船队再次遭到了灭顶之灾,等到1943年底有人想出了利用噪音来对付它的办法,德国潜艇部队在北海之战中蒙受的损失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即使声自导鱼雷失效,使用直航鱼雷同样足以对盟军运输船队和护航舰艇构成巨大的威胁......
之所以德国潜艇部队实力恢复得如此之快,与邓尼茨出任德国海军司令有着直接的关系,邓尼茨上任后,德国海军对于潜艇投入的资源进一步增多,同时在建的数量较前多了5o%以上,至此德国本土绝大部分的造舰产能都投入了潜艇建造之中,潜艇数量的恢复能不快吗?
而在邓尼茨高升的同时,与其合伙坑掉雷德尔的魏格纳也在戈林的支持下回归海军,并被小胡子授权以原来的远东舰队为骨干重建一战时具有世界一流实力的德国公海舰队。这令一心想要复兴德国海军的魏格纳无比振奋,但在本土造舰产能几乎全被邓尼茨最爱的潜艇部队占用了的情况下,魏格纳也只能绞尽脑汁地另想办法。
魏格纳先想到的是利用盟国、附庸国和占领区的造船产能,其实由于战败后遭到的重创,德国的造船和造舰工业在欧洲已经算不上太强。特别是水面舰艇方面,法国与意大利无论是产能还是技术都不比德国逊色,而即使是荷兰、西班牙这样的小国,在辅助舰的建造技术上也不逊于德国,甚至瑞典等国都能自造重巡洋舰......
因此,如果能够利用好这些产能,甚至德国本土都远比不上。只是这里存在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安全。由于反纳粹的势力无处不在。加上盟国间谍的无孔不入,即使在意大利、两颗牙、北欧三国等盟国境内都不能保证舰船在建造过程中不被破坏和干扰,更不要说是那些德国占领的土地和奴役的附庸国了。不过在魏格纳看来,这个问题并不是完全不能解决的......
魏格纳认为,主力舰建造周期太长,破坏的机会因此较多,而且一旦破坏成功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确实不能在那些国家建造。但像驱逐舰这类德国海军更加紧缺的辅助舰船却完全可以这么做。
在魏格纳看来,以模块化造船法来建造的话,一艘驱逐舰只需要3-4个月就能完工。建造度一快,敌对人员破坏的机会就相对要小很多。而且模块化建造的方式下,各个生产环节相对独立,监管较为容易,一旦某个环节遭人破坏。很容易查出是哪儿的问题,而能迅顺藤摸瓜将这些反德分子揪出来,犯罪成本会高很多。
而更重要的是,驱逐舰这类轻型舰艇本身不是很值钱,即使遭到了破坏,损失也不会很大,同时它们又不像水滴形潜艇那样需要严格保密;至于工人积极性的问题,也可以利用分级工资和绩效奖金来部分解决......
最终在戈林的帮忙劝说下,小胡子同意了魏格纳的办法,即充分利用占领区、盟国和附庸国的造船厂闲置的产能来建造公海舰队所需要的辅助舰艇和各种商船。结果正如魏格纳所料,虽然这些舰船的建造大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和干扰,但是平均建造度依然达到了本土建造度的一半以上,而其总的生产度更要过本土一筹。由此德国的军舰总产能也第一次过了英国,这令小胡子十分振奋,德国海军的军费也因此又增加了不少。此外,其间还顺便抓到了不少抵抗分子和盟国间谍,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德国对附庸国和占领区的控制......
光有辅助舰显然是不够的,而德国公海舰队目前的8艘主力舰在魏格纳看来还是太少了一点,尤其是想到美国那可怕的造舰产能,就更是显得数量不足。而且上次被美国人用战略轰炸机海欺负也让魏格纳迄今耿耿于怀,除了敦促船厂拼命建造仿自日本新月级驱逐舰的新型防空驱逐舰之外,更比任何时候都更渴求新的航母。
而这个时候日本海军因为6艘最新型的山城级重型航母于1943年的7-9月间相继完工入役,航母总数再次达到了1o艘,而且两艘新的大和级巨型航母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