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1日。
清晨的武昌城已经是一派新气象,经过祭天大典稳定人心,这座古城也逐渐恢复了平静,因为历史被撞了下腰后炮弹依然在北面盘旋,所以还未能体会战争残酷的百姓似乎觉得这样造反也不错,半遮半掩数天的店铺慢慢敞开了大门。
在一个班保护下向咨议局走去的杨秋却很清楚,在这片安静下却已经是暗潮涌动,荫昌畏手畏脚继续在信阳每天看武胜关发呆,北洋发动了一次试探后也没有再来骚扰,紫禁城内上谕一道接着又是一道,袁世凯还在和满清讨价还价,北方的吴禄贞,南方的蔡锷,还有明天就要举事的湖南焦达峰等等,在资讯不发达的年代里这些事情更像是隐流,涓涓而过看似不起眼,可当它们汇聚起来却足以摧枯拉朽。
这就是穿越者的好处,可以将历史学家们费尽心血数年罗列起来的事件进程完整铺在脑海里,可他现在没心思也没实力去管那些事,只希望宋子清能早点传来好消息,让他有机会打破这个囚笼。
邱文彬率先看到了走进咨议局的杨秋,下意识直了直腰杆,后者发现他后也是脚步一顿,凝视一眼后最终还是扭头走进了大楼。新版《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条例》最终确定右路军的地位,两军在表面上终于不用再剑拔弩张,将士们的心思也逐渐转向了越来越近的战争中。
参谋室内人声鼎沸,此刻的参谋部还没有后世那么多先进手段,武昌新军连无线电都没有配备,也就是一群军官围着地图、通过四面八方传来的滞后消息进行调整部署,拟定作战计划。
“杨秋见过黎督。”
“辰华来了。”老狐狸还是那么亲热,居正也点了点头,军官们更是纷纷向这位一一夜间摇身从满清巴图鲁到革命大英雄的年轻新贵问好。
杨秋不喜欢这种虚礼,勉强应付后问道:“黎督,萨统制那边可有回复?”
说到水师黎元洪的神色不那么自然了,他给萨镇冰去了信,可至今也没收到任何答复,让他开始担忧水师是不是要铁了心打这一仗,杨秋知道老狐狸“畏手畏脚”的毛病又犯了,心底苦笑鼓劲道:“萨统制深明大义,必定会明白推翻满清实现共和是这个国家唯一的出路!即使......我们也不用太担心水师,目前龟山炮台已经在我军控制下,我还下令在东面再建一个炮兵阵地,36门大炮封锁大江,未必就怕了他们。”
黎元洪还以为杨秋年轻气盛不知道水师舰炮的厉害,说道:“辰华你还是太年轻了,水师舰炮的威力可比陆军炮强大多了,想当年大东沟......哎!不提也罢。”
见到他唉声叹气,居正连忙转移了话题:“辰华,刚才上海发来了电报说,袁世凯昨日已经拒绝了清廷让他出任湖广总督的委任,大家正在讨论他到底在打什么注意呢?”
“还能打什么注意,待价而沽罢了。”说话的是蔡济民,他在军中很有名气,后来黄兴也称赞他为“鄂中军人之巨擎”,当初在四川时杨秋还想过回武昌拉拢他和吴兆麟几人,可惜阴差阳错使得他走了一条最艰难的路,所以见他说话也竖起了耳朵。
蔡济民不知道杨秋的心思,见他看着自己就继续说道:“荫昌被杨司令堵在了武胜关外不得寸进,北洋匆匆试探一击也没了下文,这根本不是大家知道的北洋军。冯华甫这些人肯定是得到了袁世凯的关照所以故意出工不出力,大军迟迟进不了我们湖北,最急的自然就是清廷,所以到最后肯定会许以高官厚禄让他出山。”
“香圃(蔡济民字)说得很对,我们还是要继续加强武胜关切不可掉以轻心,只要能拖住十天半月,其他省份的兄弟必然会响应举事,那时我湖北的压力就小多了。”谭人凤也算是老资格党人了,他这一开口大家纷纷点头。
杨秋有意看看这位军中巨擎到底有多少本事,问道:“以香圃看,我们接下来如何部署?”
蔡济民似乎胸有成竹,走到地图前说道:“以我所见,必须再次加强武胜关,此刻那边只有畏三兄的一协,其中半数都是新招募的士兵,面对北洋定然经验不足,虽有雄关也未必能挡住,与其等北洋破关而去,不如主动出击进兵信阳,只要能把荫昌赶出信阳,等其它省份纷纷响应,我湖北也就安然无事了。”
“不可!”蔡济民话才说完,杨开甲立刻站了起来,起义之前他就是张彪的死忠,后来见到大势已定才反正,所以他起身后很多党人军官都露出了不屑的神色,可他似乎没看到般继续说道:“我军已非昔日老八镇,补充如此多新兵已属拖累,出关作战贸然远征只会暴露破绽,所以此举万万不可。”
“是啊,黎督!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