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谈摇头:“这件事情不小, 不是儿臣一个人就能出。”
开玩笑,就算他能出也不能啊,这一个决定影响着许多人,那些人对科举或许不那么关注, 但是对荫职绝对特别关注, 一旦有人不满那就等着扯皮吧。
不过他这个理找不错, 所以刘彻倒也不觉他没实话,只是点点头又问道:“所以你意思是在科举之前规定好荫职?”
刘谈点头:“对, 这都是初入官场门槛, 至于后面, 那自然就是各凭本事,但是为了让贵族不觉自己地盘被寒门霸占, 所以必须给他们安抚, 让他们知道他们孩起点是比科举那些人高。”
当然这也就是初期需,后期只家里孩争气,并且发现科举更能体现出才华, 那么这些达官贵族会立刻选择让孩去参加科举,科举虽然给寒门弟一个机会,但从根本上讲大部分寒门弟还是拼不过贵族弟。
这也没办, 不能因为这个就不上科举, 有科举寒门弟好歹还有一个出路, 若是没有科举他们就只能等着什么时候朝廷缺人了, 像是当初刘彻征辟人才一样, 才能有机会,这个机会也是遇不求。
刘彻听后若有所思,干脆一拍案几道:“你写一封奏疏上。”
刘谈顿时倒抽一口气,他仿佛听到了当年老板对他:你写一篇论文上。
真, 这个口气是一模一样。
唯一好处就是刘彻大概不会去查重。
刘彻看着刘谈一脸震惊表情忍不住笑道:“怎么?不愿意?”
刘谈苦笑着道:“倒也不是不愿意,只是这东西写出只怕很久,毕竟涉及到东西太多了,哪里有快。”
刘彻一脸高深莫测:“看你早就想过啊。”
刘谈摇头:“想到是没想过,但是北境国有经验嘛,总未雨绸缪,将北境国困难扩大一基本上就是长安困难了嘛。”
刘彻想了想似乎也是这个道理,且他想更多一点,让刘谈写话,在写时候他能够经过充分思考,很多话或许就不会出,所有表达都会趋向于保守,但如果是现场话,他反会更大胆一些。
想到这里,刘彻干脆道:“你跟朕宣室。”
这么大事情在岁羽殿商议不像那么回事,刘谈一听立刻脸色一垮。
刘彻看到他这个表情就想捏他脸,宣室那是什么地方?大汉许多重决策都是从那里做出,大家都以为小朝会才是大汉高层精锐那批人决策会议,实际上并不完全是,很多时候那些重决策都是刘彻喊三公过去商议,然后才决定。
www.huanyuanshenqi.com
多少大臣梦想着能够去宣室奏对,能够踏进宣室也没几个,甚至就连皇也只有太能够进去,别皇……哦,刘彻儿成分比较特殊,一般都是大一些就去了封地归藩,当然也没资格进入宣室。
但这样更能体现出宣室重。
陈阿娇刚刚还对他们所谓科举比较有兴趣,只是听着听着头都痛了,她对这些有了解,但是不够多。
或许很多人都觉大汉不禁止皇后过问政治,陈阿娇为什么不学?
实际上历史上有政治抱负女人么是自己有强烈目,么就是后天被逼迫成这样,大部分皇后基本上都不会过多干涉政治。
尤其是像丈夫是刘彻这种人,伸手伸多了就容易出事情。
陈阿娇想做太后没错,但她也只有在极其偶然情况才会关注一,反正她丈夫儿都厉害,何必自己费神?
于是陈阿娇直接满意地带着画走了,一边走一边思考挂在什么地方好看。
刘彻自然是拎着刘谈就去了宣室。
刘谈奈,只能跑去蹭他爹一顿晚膳。
当然晚膳还干完活才给吃。
到了宣室之后,刘彻还没着急让刘谈开讲,是派人去喊了两个人——丞相桑弘羊、御史大夫王卿。
这两位一过看到刘谈时候都愣了一,实话,如果不是现在看到刘谈,他们甚至都快忘了北境王还在长安呢。
按照道理,现在朝中绝大部分人都是太一党——其他皇党都被咔嚓差不多了,唯有北境王他是直接把支持自己人全带走,长安一个都没剩。
在这种情况,北境王在长安停留时间过长,从太到面人都不会愿意。
就算不是太一党也不会高兴,因为北境王停留在长安时间越长,太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www.31xiaoshuo.com/174/174661/67006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