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松懈了。一不留神,前面出现一个土坑,眼镜没注意到,摩托车前轮正好直冲过去,一个颠簸,眼镜一慌,车子方向把握不住了,歪歪扭扭的坚持了下,终于还是摔倒了。后面的摩托车刹车不及,也跟着摔倒了。二辆车四个人滚到了一起。好一会儿,眼镜他俩才爬起来,又将贾妙红和林亦斌扶起,坐在地上,喘息了半天,大家方定下神来。相互检查一下,还好,都仅是皮外伤,没有伤筋动骨的,也算是幸运,要是在山区的路上,这么一摔,不死也得个骨折了吧。虽说各无大碍,但也都摔了个鼻青脸肿,试了下车,倒也很挣气,一发动依然能开,也许是当地的路况太差,这车也久经考验了。重新上路后,又走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到了一座城市。
林亦斌下车后摸出钱,准备再付一百元,眼镜摇着手和他们再见了。
说是城市,其实只是跟国内的的小乡镇差不多,不多的一、二条街道,尘土飞扬,垃圾遍地,苍蝇乱飞;几十间旧房屋,楼房也很少,破破烂烂的还很肮脏,空气中弥漫着烂水果的酸臭味。
车是停在一个集市旁边,好象是个土特产市场,人来人往的倒很是热闹,林亦斌拉着贾妙红也走了进去,在一片嘈杂的叫卖声音中,林亦斌突然听到了熟悉的声音,“是汉语,有中国人!”林亦斌激动地挤过去,真的看见了几个围着摊位说着汉语的国人。
林亦斌上前攀谈起来,知道了他们是前来旅游的,买点当地土产后马上要回去了。看见他们大包小包的已买了不少,付的钱仅是人民币几元、十几元,根本没有五十、一百的,才知道在这里人民币确实非常值钱。一个领队模样的人,问了一下林亦斌的情况,林亦斌含含糊糊说也是出来旅游的,只是与大队人马失散了,在山里又险遭不测,什么证件都丢了。那领队有点不太相信他说的话,很冷漠的告诉他,没有了证件是无法通过边境检查的,除非是偷渡过去。其实在他心里已认定林、贾二人是偷渡出来的,说完这些,带着他们的人急急的走开了。也是的,在他看来,人在外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何况自己是负责带队的,平安把人带回去最要紧,何必去惹什么麻烦呢。
那摊主倒是很热情的招呼林亦斌俩,用结结巴巴的汉语与他俩交谈。林亦斌刚从“他乡遇亲人”的高兴中被人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在落寞中有点惶恐,见摊主态度诚恳,又会说国语,就与他聊了起来。言谈之中,知道了那摊主姓阮,祖先也是从中国移民过来的,说起来还带有一点中国血统,所以会说几句中国话。
阮摊主是生意人,那份察言观色、看菜下饭的精明是可想而知的,明白林亦斌他们不会买他的商品,但从刚才林亦斌与那领队的交谈以及林亦斌的穿着打扮上分析,可以肯定他们是偷渡过来。这几年,也见多了,从大陆上偷渡过来的贪官不少,都借这里为跳板,大贪们转而移民美国、加拿大,小贪们则投奔香港、澳门。说到底,是这里管制比较松,而制假的本领又非常高,什么身份证、护照,一应俱全。不但造假手段高明,连美国海关这样的权威部门也难以识别,偷渡成功率高;而且信誉好,先付定金,送上飞机前再结清,如在机场被截下,则分文不取。所以,这里俨然成了偷渡者的乐园,也成了这里的一大财源。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