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自己都无法相信这个推断结论是正确的,这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但这样的结论又似乎很合理:那个无名无影的人通过广告招聘人参加探险活动,又通过诈骗筹措活动资金!对,肯定就是这样!
但这一切的一切全部源自于假设。假设他们是同一个人!
高凌风和罗刚都明白,现在他们所作出的所有结论都源于假定:假设“金吾铭”与“钱梧颖”是同一个人;假设诈骗是为了筹措活动资金;假设韩磊是看见了广告;假设韩磊是参加了“金蓝宝石”探险活动;假设韩磊是到了南疆;这一系列的假设如果能成立的话,二个案子就并成了一个案子,就有继续追查的必要;如果这些假设中有一个不是事实,那一切推断就全部落空。
但要证明这些假设是对的或者是可能的,证据在哪里呢?
“真象是小说‘福尔摩斯探案’中的故事,山重水复,疑云重重,”罗刚感慨的说。
“可惜我们都不是福尔摩斯,没他那鬼斧神工,无法拨云见日,还原真相。好象看起来目标就在前面,却感到始终摸不着边。”高凌风同样感慨万分。
“真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清晰而又模糊,可望而不可及。”罗刚说:“想想看,我们还有其他什么可用的方法没有?还有遗漏的什么线索没有?”
高凌风若有所思的摇摇头又点了点头:“这金吾铭怎么也会知道‘金蓝宝石’的?照韩教授的说法,知道‘金蓝宝石’的只有业内的几个老专家,连象韩磊这样的专攻宝石专业的研究生事先也不知道的呀。”
“是吗?知道‘金蓝宝石’的人真的很少?”
“不是很少,是极少!”高凌风肯定的回答。
“这么说那个金吾铭是大有来头的?应该是宝石界内的人或是他们的子女、亲戚、好友?既然范围那么小,那倒可以查一查,看看是谁登了广告,又有谁离开了京城。你就暂缓几天走吧,这事搁在半空,回去了也睡不踏实。”罗刚征询高凌风的意见。
“有道理。好吧,那明天我就回不去了,陪你继续调查,也好学学京城老大哥的办案本事。”
“那来那么多的客气话,还不是相互学习嘛。这样你看好不好?上班后,你我去韩教授处询问知道‘金蓝宝石’的人员,然后遂个调查;请我办公室的同事去调查刊登广告的人和广告中联系电话的登记情况。”罗刚将自己的打算说了一下。
高凌风表示赞成,并补充说:“这样安排不错,是不是能抽出个人去查一查‘腾龙火山’有没有?在哪里?”
“对,我差点忘了,就这么定了。”罗刚说。
上班后,罗刚布置好工作,就按想好的思路,和高凌风再次走访了韩教授,掌握了知道“金蓝宝石”的人的情况。
按韩教授的说法,知道“金蓝宝石”的连韩教授在内只有四人。
罗刚和高凌风花了二天的时间,逐一上门拜访。
意外的是,据他们回忆,除了上次韩教授他们四人偶然有过那次关于“金蓝宝石”的谈话外,距今几十年来,从未有人再提起过“金蓝宝石”四个字,也从未向家人或亲属说过,更不要说有人会去探险。
二天的工作排除了金吾铭是这些专家自己、后人或亲戚友人的猜想。
回到办公室,同事也报告了对“腾龙火山”的查证,经查,所有大大小小的地图上均找不到标有“腾龙火山”的地方,询问地质部门的相关专业人士,也都说没有听说过这个地名,就是在全球,也没有叫“腾龙火山”的这样的一座火山,连叫“腾成”这样名字的山也一个没有。
对广告刊登人、电话登记人的调查,结果也是一无所获,因为用的都是“金吾铭”的身份证办的,而这个身份证跟“钱梧颖”的身份证一样,都是假的。
这社会上办假证的特多,不要说身份证,就是军官证、毕业证、营业执照、出国护照,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办不出的。作为警察的罗刚、高凌风对此也束手无策,毫无办法。
线索由此中断,整个案子又陷入迷雾之中。
“那么金吾铭是从什么地方知道‘金蓝宝石’的?从这广告的口气看,好像他还知道关于‘金蓝宝石’产地的争论?”罗刚又提出了新的疑点。
经罗刚的提醒,高凌风也想到了一个问题:“这广告说明,除了四个专家和金吾铭,肯定还有人知道这‘金蓝宝石’。你想,假如要是再没别人知道,金吾铭登这个广告岂不是枉费心机了吗?”
“那么,除了这些专家,包括金吾铭在内的其他人,是通过什么途径得知‘金蓝宝石’的呢?知道‘金蓝宝石’的究竟有多少人呢?”
“金吾铭究竟组织起了多少人去探险了呢?韩磊是不是在其中呢?他组织这个活动的意图是什么呢?如果是正当的活动为什么要通过诈骗来筹措资金?”在罗刚的潜意识中,始终认定“金吾铭”和“钱梧颖”是同一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