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陈长生的幸福生活

第三百零五章 瓜藕鱼粮大丰收!(..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大堂内的案子上摆有兰、白、黑、红四色竹签和笔、墨、纸、砚,知府判案时,会根据案情轻重选择使用哪种竹签,蓝色和白色一般处理较小纠纷,黑色和红色则是处理比较重大的案子。

大堂后面是穿堂,过了穿堂就进入了二堂,此处为知府升堂前整理衣冠、查看卷宗和稍事休息的地方,二堂之上挂有“清慎勤”的牌匾,寓意清廉、谨慎、勤勉。

过去审案子的时候,一些涉及机密的案件会在这里审理,这种案子是不准老百姓旁听的。

穿过二堂就进入了知府和师爷的工作区,边上也有东西厢房,分别是协助知府办案的师爷,以及负责财务等杂物的师爷们办公的地方。

从工作区再往里,就到了知府的内宅,内宅东西两侧建有厢房,是知府处理公文和接待宾客的地方。

除了厢房以外,还另外建有东西跨院,西跨院为神祠和同知暑,东跨院为土地祠和经历暑。

内宅分为前院和后院,一道月亮门把前院和后院分开,进入月亮门后,就到了家眷们居住的地方。

里面除了几栋两层的仿古别墅以外,还建有花园、凉亭、游廊、假山、鱼池等。

虽然用料不如王府考究,但也环境优美,特别是里面移栽的十几颗大银杏树,如今已是满树金黄。

院里面有几处竹林,现在仍然郁郁葱葱,给内宅增添了几分文雅之气。

鱼池内的锦鲤是从云梦湖里捕捞上来的,这些锦鲤体型硕大,颜色靓丽,一些还是不可多得的变异种。

农业公司早就和金山古城签订了承包协议,云梦湖的养殖权归养殖基地所有。五十年的租金一共是两千万,已经一次性付给了金山古城,平均每年只需要四十万元。

这些租金看起来不少,可是这处数千亩的湖泊,每年带给农业公司的利益何止千万!

不光是金山府衙,古城内所有的锦鲤都属于养殖基地临时放养的,长生可是知道这些锦鲤价值不非。

等到了锦鲤流行的时候,一对锦鲤就能卖到好几百万,因此农业公司在放养锦鲤的地方,都派了专人看管喂养,每天都会清点数量以防丢失。

把金山府衙大概参观了一遍后,总得来说还算比较满意,和王府不同,府衙需要的是威严壮观,而不是奢侈豪华。

同施工人员谈了谈需要修改和注意的地方,得到了能在年前交工的保证后,长生这才满意的离开了金山府衙。

时间进入十二月份后,离一九九五年的元旦还有不到一个月了。

农业公司的粮油、瓜果、蔬菜种植基地里,西瓜和花生已经全部收完,海量的西瓜秧和花生秧被送往饲料厂和养殖基地,为家畜们提供了特殊的营养成分。

两万多亩的西瓜和花生地里全部种上了冬小麦,一万多亩水稻也收割完毕,大量的稻花鱼被做成了罐头,出口到了港岛等地区和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

扩大了种植面积后,今年不光是西瓜总产量大幅增加,套种的花生总产量也增长了好几倍。

西瓜收获完没多久,花生也到了收获的季节,浇灌了金山泉水和施用了特制花生专用生物肥后,今年的花生亩产量达到了一千五百斤,是普通花生的两倍还多!

两万多亩西瓜和花生套种地,收获了接近四千万斤花生,出售花生油、花生米、花生饼、和花生秧的总收入达到了二十个亿,亩产值七万多元。

虽然和西瓜相比差了不少,但花生属于额外收入,长生和老邱对此非常满意。

今年稻谷的种植面积比去年少了一万多亩,虽然亩产量有所提高,但总产量还是下降了不少,因此金山大米的价格比去年提高了三分之一。

一万多亩的稻田收获了接近三千万斤的稻子,加工成大米后也有两千多万斤。

出口到港岛等地区和国外的大米,加上金山饭店的消耗和在国内各大商场里销售的,以及卖给食品公司的大米,总共给农业公司带来了十五亿的收入。

稻花鱼养殖数量也随着水稻种植面积的减少下降了不少,亩产量却增加了不少,每亩达到了一千多斤。

一万多亩稻田共收获了接近一千多万斤稻花鱼,尽管这些稻花鱼比藕池里养殖的泉水鱼和黄骨鱼的价格低一些,仍就给农业公司带来了八个亿的收入。

总的计算下来,种植了一万多亩的水稻,出售大米和稻花鱼总共收入了二十三亿,亩均收入达到了十多万!

虽然没有种植西瓜和花生的产出高,但是水稻和稻花鱼好管理,这样的收入也让长生很知足。

和西瓜、花生地一样,一万多亩的稻田里,除了留下几千亩种植春西瓜外,其余土地同样种上了冬小麦。

万亩藕池中留下的很少一部分荷叶终于枯萎了,上面的莲子被采摘的一干二净,大部分的荷叶在没枯萎前就被切割下来送去了保健品厂,制作成了大量的荷叶保健茶。

金山莲藕的花期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869368_308.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