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京变

第三回 缓兵之计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天色渐渐显出鱼肚白的时候燕子关方面没有任何消息传来,这个时候三位值班大臣也不敢有任何的松懈,马上就要朝会开始了。三人调阅整理出了历年对封猛的封赏,升迁,掌兵,钱粮等的情况,细查之下才发现这些年朝廷对平阳三镇的军政支持超过了任何一个边关,意思就是说封猛现在有足够的的钱粮兵马武器,当然这当中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平阳所面临的的边防压力是最大的,它的位置对于国家来说太重要了,可以说对草原势力的遏制处在箭头的位置,现在这样重要的一个封疆大吏未经调令轻起兵马,这对朝廷绝对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我们之中的一个留下,看谁继续在这里值班?”说话的是崔秀,一夜没有休息好,眼睛发红。

“我留下,你们二人将整理好的东西呈与陛下,一旦有消息,我会及时入宫禀报。”王琰说道。

“那好,你记得这个事情就有我们暂时负责,交接的时候不用告知了,现在这就是最高机密,我们直接向陛下禀报。”

“可是,我们要怎么与下一班的说呢?”

“不必说,只说这是我们直接向陛下负责的?”

“可是也不想郑尚书禀报吗,他可是兵部尚书啊。”

“不必了,我想朝会过后,陛下会就此事与诸位重臣商议,听取意见的。”

早在他们准备朝会一个半时辰钱,燕子关守将已经写好了密报,交于军驿即刻动身想帝京飞奔而去。军驿组三人,有队长一人,其余二人主要负责安全,队长则一心护送着密报,日夜兼程的赶路,只有累死的马和累瘫的人,没有停下的差事。帝国的一切紧急信息就是在这样组织严密的军驿传递的,一般的驿差是没有这样的保障,甚至是完全两个系统,军驿有军方直管,一般的驿差由州县府衙管理,当然处理的事务不同,一般的驿差也会分出不同的等级。

朝会开始,各地的大事小情细数起来各有各的情况,各是各的道理,一般的中枢省就已经处理好了,只等皇帝的敕字,当然也有难于定夺的,这时就需要朝堂之上辩论,常常是有好些个意见,但最后能不能形成定论,这要看群臣的意见能不能最终得到一个比较合理的结论,这个理就是西元的立国之法,渔轮风向和国家的道德标准。尤其是判处死刑的案件,这是需要经过刑部复核皇帝亲自批准才能执行的,这也是彰显人君之德,正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对待人的生命应该慎用刑法,尤其是极刑。

皇帝并没有注意听臣下的议论和呈奏,只等着有关封猛的行军动向。

“还有要呈奏的吗?如没有,就散了吧。”元天宗站了起来,看着朝臣。

秉笔太监吕仿宣皇帝口谕,“左丞相陈仪,右丞相王臧,,谏议大夫崔秀,兵部尚书刘瑾,资政使刘一民政事厅议事,其他各位大人各回府衙,处理属部事务。”

群臣三三两两出得大殿,各就各的府衙,天下大事汇集与帝京,天下的人才也汇集于此,帝都是整个帝国运行通畅的精要所在。整个帝都处在三面环山一水中分的格局之中,历经几代帝王的经营,到了元天宗的时代,帝都的繁华几乎到了巅峰时刻。首先是皇宫的布局,背靠着龙首山,有气吞山河之象,左右两座山,一名九华山,一山的主峰名竹林峰,形成相互扶持彼此相连的态势,三山之中,有隐者不计其数,或有大才而暂居以待时机,或有专以修仙为业不理世事,或有厌倦了俗世的纷扰来此寻求解脱者,或有以休闲为名而求举荐着,总之各怀不同所得也就各不相同。

“陛下招我等不知有何事决议?”首先开口的是左丞相陈仪,陈仪做宰相也有近三年的时间了,他也是边关做了十来年的封疆大吏,因功被擢升为宰相,辅助皇帝治理国家,尤其处理边关事务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当然三年来在政事方面也逐渐展露出卓越的才能,革除了不少积习陈规。

“昨儿接到密保,说是平阳郡王私起兵马正像京都而来,诸位怎么看?”

当下除了崔秀,刘一民无一不感到震惊和惊慌。

“陛下此事断不可大意。”右丞相王臧说道,“朝廷待他不薄,他竟要反叛?”略做沉思,“但是封猛可是做了几十年西元的子民,不可能有什么一心吧?”

“诸位大人,这是朝廷历来对封猛的奖罚升迁封赏的明细。”秉笔太监吕仿将笔录好的一沓递与左丞相陈仪,相互之间开始传阅。

“也就是说朝廷这几年在钱粮武器方面没少给平阳,是多过其他边关的,当然这也有平阳直面的就是草原部落的威胁,现在显然他已经积攒了不少东西,我听说他在平阳横征暴敛,贪的很。”右丞相看向兵部尚书刘瑾。

“这个我可以回答,是因为我们接到消息,草原部落重新崛起了几个大的实力,我们需要提前做好防范,当时封猛又是与他们有交往,所以纵容了他一些,目的就是要他做西元的守将,有人拒敌于千里,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我认为最好有人去确认一下。”

“我看再等就会有人达到帝都,有人要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p/863289/3.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