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灭亡前夕,耶律大石率领一支军队开了小差,历尽艰辛,不远万里,最终在中亚楚河一带立稳了脚跟。
复仇与复国,成为这个部族活下去的最大动力。
在逃亡的辽人眼中,金国是比契丹狼更强大的女真虎,宋国则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辽国虽已一败涂地,但只要金、宋两家之间战火不断,自己就一定能得到喘息和反攻的机会。
因此,向宋军泄露金国骑兵行踪,借宋军之手杀死纳雅小满和把古,以激起萨满家族义愤,进而终止金宋议和,成为一个简单可行的选项。
没想到,这桩好事却被秦笑所破坏。
耶律成城既是北萨满门徒,又与任意堂颇有渊源,当得知纳雅小满逃脱后,他率领一班契丹勇士,一路追到桃源村。
秦笑为完成营救任务,便答应跟耶律成城来西辽。
作为交换,耶律成城放走了纳雅小满和把古。
他从秦笑眼中发现了一线深不可测的光,他断定,这个人对于大汗,甚至于整个大辽,会有更大价值。
西辽国都,虎思大皇宫,位于今日吉尔吉斯斯坦国境内。
耶律大石和秦笑,面对面,不似一君一臣,却似一帝一师,坐而论道。
“大汗,您听说过宋国太祖皇帝的故事吧?”
“愿听老师详述。”
秦笑平生头一次和这么大的大老板聊天,心里难免有些紧张。
还是先试着拉近感情,再展开说辞吧。
宋太祖赵匡胤和西辽皇帝耶律大石,两人都曾经是先皇委任的大将,但一个发动兵变,另一个率兵离队,最后却都开创出一片全新的江山。
但如果换一种说法,也可以说成是,两个曹阿瞒的奋斗与传奇。
秦笑对宋国太祖当机立断自立为帝的做法赞叹不已,这难道不也是自己的心路历程么?
耶律大石颇有同感,越发地对秦笑之言感兴趣。
秦笑见一击即中,便娓娓而谈,将自己有限的历史知识说了个之乎者也,虽算不上翔实,甚至还有不少纰漏,但也还算是脉络清晰。
毕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何况,秦笑还是一个读过史书的旁观者。
“请问尊师,为何说我大辽的未来在西方,不在东方?”
这个大汗还真是不耻下问,一开始请教的是老师,现在可好,直接就改成了尊师!
秦笑便从宋、金、西夏、西辽、蒙古、吐蕃的地缘政治谈起,谈到了农业居民和游牧民的文化差异,还谈到了干旱地区的灌溉问题。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那是任何个人阻挡不了滴,您就别老想着复国了——秦笑一边尽量委婉地解释,一边却想起自己的处境——虽说能进入蜃海里工作,但也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
最后,大汗可算是听明白了,此大辽非彼大辽,我大辽称霸东方的往日荣光恐怕再难追回,只有向西方拓展,才能获得新的生存空间。
“本王愿拜你为国师,不知意下如何?”
这可真是难住了秦笑。
在他心中有一个未解疙瘩,而且还在不断长大。
不经意间,他会想起完颜公主央求自己留下的目光。
自己本是被三须道长和完颜公主所救,却被公主说成是她的救命恩人,唉!枉费了完颜公主的一番苦心,我真应该当面向她道歉,与她告别的……
“在下才疏学浅,实难担此重任!”秦笑似有一点过激反应。
“哈哈,你不必谦虚,也不必马上回复,明日便是纳乌鲁斯节了,耶律成城带你回来得正是时候!”
纳乌鲁斯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人们在这一天,似乎想要享尽这一年的美食与美酒。
微醺中,篝火将耶律成城和秦笑的面庞烤得热乎乎,红扑扑的。
秦笑问耶律成城:“最近你与任意堂联络么?”
耶律成城叹了口气,说起一段往事。
他母亲原本是北萨满之灵女,契丹部族守护神……
镜头跳转至一千年前的鬼谷山书院。
书院位于鬼谷山山脊的一片平缓之地,白壁黑瓦,大约有几十间房屋。
背后的青山像一块大屏风扶摇直上,气势磅礴,不时传来凤凰的铿锵之声。
这里鬼气不足,仙气倒有几分。
教室里,老师正在诵读:“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无常与,无不与,无所听,无不听……”
“现在是举手提问时间。”
“老老师,我们若是天天呆在书院不出门,又怎能做得到无不听呢?”稚嫩的声音来自一位小女孩,打扮得像个小仙女,长得却像子娇。
这位老师姓老,乃是道家始祖老聃之玄孙,他一方面继承了爷爷的道家衣钵“出世不争”,另一方面却对鬼谷门的“入世权谋”特别感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p/867964/11.html